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立案 > 使用假公章罪立案标准

使用假公章罪立案标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04 · 1833人看过
导读:使用假公章罪的立案标准包括: 侵犯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伪造、变造、买卖公文、证件、印章;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为故意。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制作假证件行为,破坏社会管理秩序,触犯刑法,应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假公章罪立案标准

一、使用假公章罪立案标准

关于伪造公章罪的立案准则如下所述:

首先,该项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对象必须是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机关及其公文、证件及印章等在内的公文文件、证件以及印章物品;

其次,从客观状况而言,该行为需表现为伪造、篡改或者非法买卖国家机关公文文件、证件与印章这三种行为中的任意之一或全部;

再次,这种犯罪行为的执行者可以是任何一般公民;

最后,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来看,他们必须是明确地希望引起并达到伪造公章这一结果而非过失为之。总的来说,通过私自雕刻国家机关印章来制造假冒证件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严重的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及触犯刑法相关规则的犯罪行为,相关部门应该对此立案,展开深入侦查并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二、使用假公章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盖章与合同效力的问题之本质不在于章本身的真假或者加盖与否,关键在于盖章之人是否有代表权或代理权,故只要有证据证明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是以公司名义而非自身名义签订合同的,就应认定为是公司行为,由公司承担法律后果。

首先要搞清楚盖章行为的意义。《民法典》第490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从该规定看,盖章与签名具有同等效力,都是对书面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确认。对自然人而言,签名与加盖私章都由其自身完成一般不存在争议。但公司被拟制了人格,其对外的意思表示需要通过特定自然人的签名或盖章才能实现,由于该自然人本身也是法律主体,因此仅凭签名,尚不足以区别某一行为是其个人行为还是公司行为。所以需要通过加盖公章来区别,即合同上加盖的公章是职务行为而非个人行为,此时应当由公司承担法律后果。

其次,出于交易便捷原则,合同相对方对加盖公章的合同具有合理信赖利益,并认为公章所示主体是合同当事人,合同内容为其意思表示,但是并不能断定该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由于盖章是职务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因此该自然人不仅应当是公司的工作人员,而且还需要享有代表权或者代理权。也就是说对于盖章问题的本质不是盖章本身,而是盖章的人是否具有代表权或者代理权。有代表权或代理权的人盖章确认的合同,自然对公司具有约束力。而无代表权或代理权人加盖的公章,即便是真公章,也可能使合同最终归于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使用假公章罪立案标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立案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立案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立案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