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互联网纠纷 > 网络诈骗纠纷 > 一般如何杜绝电信诈骗?

一般如何杜绝电信诈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1886人看过
导读:想要杜绝电信诈骗一般在接到陌生人电话时就要拒绝接听;如果通过网络或短信的方式通知自己汇款,这种情形就一定要拒绝;如果真的遇到诈骗就一定要及时的报警处理。遇到如何杜绝电信诈骗的问题,可以参考一下本文的内容。
一般如何杜绝电信诈骗?

一、一般如何杜绝电信诈骗

1、接到银行卡相关电话,一律挂断电话;

2、陌生人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途径要求进行汇款的,要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

3、接到电话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断电话;

4、所有短信,只要让点链接的,一律删掉。

二、电信诈骗如何刑判

(1)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有哪些

1、与借贷行为的界限

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诈称已经还款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

2、与因亏损躲债的界限

如果确实是集资经商办企业,但因经营不善,亏损负债,为躲债而外出,仍属财产债务纠纷。这同诈骗犯以集资办企业为名,捞到钱财就逃之夭夭,以实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质区别。

3、与招摇撞骗罪界限

金融诈骗案例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两点相同;但是,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招摇撞骗罪是以骗取各种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是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它所骗取的不仅包括财物(但无数额多少的限制),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等,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当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时,它就侵犯了财产权利,又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属于牵连犯,应当按照行为所侵犯的主要客体和主要危害性来确定罪名并从重惩罚。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却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应按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则定为诈骗罪,如果严重地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依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诈骗罪处治;如果先后分别独立地犯了两种罪,互不牵连则应按照数罪并罚原则处理。

四、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1、在侵犯客体上,诈骗罪只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是简单客体,而合同诈骗罪除了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外,还侵犯了市场交易秩序和国家合同管理制度,因此侵犯的是复杂客体,这也是为什么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的犯罪,而合同诈骗属于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原因所在。

2、在犯罪客观方面,诈骗罪主要表现在行为人采取欺骗的行为,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而交付财产;诈骗罪的手段多种多样,不限于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而合同诈骗罪是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合同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因此合同诈骗罪的手段仅限于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利用合同手段骗取公私财物。

3、所以区分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关键在于诈骗行为是否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利用合同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或者说,是否是以合同这种交易的形式为名进行的,只要正确地把握什么是合同,那么二者的界限就很明显了;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限定为符合合同法意义上的合同,而不能仅以有合同出现就定合同诈骗罪,该合同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合同;所谓真正的合同必须要有法定的合同基本条款,包括合同有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及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如何杜绝电信诈骗上文中已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只要做出不贪图他人的钱财,而且也不点陌生短信的链接,以及拒绝接听陌生电话,一般是不会上当受骗的,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如果确定自己被骗就要通过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还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律师,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律图网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服务。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网络诈骗纠纷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网络诈骗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网络诈骗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互联网纠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