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刑法中关于拐骗儿童罪的立案规定是哪些?

刑法中关于拐骗儿童罪的立案规定是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1569人看过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刑法中关于拐骗儿童罪的立案规定是哪些?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刑法中关于拐骗儿童罪的立案规定是哪些?

一、刑法中关于拐骗儿童罪立案规定是哪些?

刑法中关于拐骗儿童罪的立案规定,是根据《刑法》第262条的规定,拐骗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应当立案。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拐骗行为,将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带走,从而使该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原则上就不构成本罪,应当立案追究。

二、拐骗儿童罪的客观要件是哪些?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儿童脱离自己的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所谓拐骗,可能是直接对儿童实行,也可能是对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实行。拐骗的手段是多种多样。比如,给儿童爱吃的食物、喜爱的玩具、好看的衣服以及带去玩耍等,骗取儿童的好感后将其拐走。对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则往往是以献殷勤、假意帮助照看孩子、表示喜爱儿童等手段骗取信任后,寻找机会将儿童骗走或者将婴儿偷偷抱走。总之,使用各种手段拐骗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是拐骗儿童罪在客观方面的重要特征。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除上述法定监护人外,受儿童家长委托负责照管儿童的人,也具有监护人的身份,如果使儿童脱离具有这种身份的人的监护,同样是拐骗儿童脱离监护人的行为。

对于拐骗儿童的行为,应当严格依据上述规定的标准来进行合法的处理,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只要存在拐骗的行为,就构成犯罪,因为相关行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即使未发生实际拐骗事实的,也是需要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的。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刑法中关于拐骗儿童罪的立案规定是哪些?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