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司法文书 > 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撤销意思表示吗

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撤销意思表示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1997人看过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撤销意思表示吗,意思表示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力的问题带来帮助。
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撤销意思表示吗

一、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撤销意思表示吗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意思表示的作出方式】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第一百四十一条【意思表示的撤回】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二、意思表示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力

(1)构成要件其构成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是指在外表上可以看出其法律意思的效果,即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

主观要件,指内心的意思,分为行为意思,即表意人自觉地从事某种行为;

表示意识,即行为人认识其行为具有某种法律行为上意义;

效果,即行为人欲依其表示发生一定法律效果。

(2)法律效力意思表示的拘束力,亦即意思表示的成立效力。

意思表示一旦成立,表意人须受其约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变更的法律效力。

意思表示作成后,将要影响表意人、相对人或第三人的利益。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行为作出意思表示后,可以撤回意思表示。

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网站地图

更多#诉讼仲裁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司法文书相关

  • 441次阅读
  • 意思表示的撤回,是指在意思表示作出之后但在发生法律效力之前,意思表示的行为人欲使该意思表示不发生效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之所以可以撤回,是因为意思表示生效才能发生法律约束力,在其尚未生效之前,不会对意思表示的相对人产生任何影响;也不会对交易秩序产生任何影响,在此阶段应当允许行为人使未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不产生预期的效力,这也是对行为人意思自由的充分尊重。因此,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
    2024-02-28 825次阅读
  • 2023.03.04 2000次阅读
  • 482次阅读
  • 民法上的意思表示指的是企图发生一定的司法上效果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部。内心的意思因外部表示而客观,合为一体,而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其中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而主观要件是指内心的意思,更可分为行为意思、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根据法律效果来进行分析,则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是体现为司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的意思。
    2024-02-19 1492次阅读
  • 2023.03.02 83667次阅读
  • 478次阅读
  • 意思表示,指将企图发生一定的司法上效果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部,内心的意思因外部表示而客观,合为一体。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一种法律效果意思。
    2024-03-03 953次阅读
  • 2022.03.28 5120次阅读
  • 244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司法文书最新文章

遇到司法文书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