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

更新时间: 2022-06-07 18:11:26
律师解答
一、根据《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一般情形的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造成一人重伤,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即可构成交通肇事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版权申明:律图对视频内容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点赞+1 分享
相关语音解答 相关法律视频 相关精选解答
交通事故认定书怎么开

交通事故认定书怎么开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十二条

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交警开具事故认定书需要以下材料:

一、事故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驾照,行驶证,原始保险单,身份证复印件;

二、如果需对肇事车辆进行检验的报告单;

三、交警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的图纸,及其询问双方当事人,或证人的笔录。

第十八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
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837次播放 00:52
责任书下来了流程怎么走

责任书下来了流程怎么走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下发后,对责任认定无异议的,可以凭交通责任认定书的责任划分来协商赔偿事宜了,如果对交通责任认定书的认定不服,也可以在交通责任认定书下发后提起复核。 在协商赔偿时双方对赔偿意见不一致的,可以通过调解、起诉等方式来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

1205次播放 00:42
交通事故中挂靠车辆赔偿责任如何承担

交通事故中挂靠车辆赔偿责任如何承担

在论述挂靠车辆的责任承担问题时,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情景来进行分析判断。 通常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挂靠的公司并不会直接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然而,当存在以下特殊情形之一时,即被挂靠的单位存在着明显的过失行为,或者挂靠的车辆实际上是被用于被挂靠单位所经营的运营业务中,那么相应地,被挂靠单位就需要承担起法律上的连带责任。 例如,以挂靠方式非正常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辆若因其行为而引发了交通事故并给他人造成了损害,此时若属于机动车辆本身的责任,则当事人有权据此规定向挂靠者和被挂靠者同时提出连带责任诉讼要求。

1402次阅读 2024-06-20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4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