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无资质施工的法律后果谁来承担

无资质施工的法律后果谁来承担

时间:2024.05.24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961人
律师解析:
对于无资质承揽工程所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问题,包括但不仅限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个方面。
具体来说,如果无资质承揽工程导致了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失,那么责任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同时,相关部门也有权对无资质承揽工程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更为严重的是,若该行为触犯了刑法规定,则责任人将面临刑事追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
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第六十五条
发包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未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的,予以取缔,并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吊销资质证书,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在我国,公诉案件是否可以和解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和具体情况。 1.刑事案件:在某些情况下,刑事案件可以进行和解。这通常涉及到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民事赔偿问题。 2.民事案件:......

行政判决的种类包括: 1、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依法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行政行为,判决被告重新作出相关的行政行为。 3、判决被告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应尽义务。 4、判决行......

律师的收费标准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案件的性质、复杂度、涉及的金额、律师的经验和声誉等。不涉及财产关系的行政诉讼案件通常按件收费,具体金额可以在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后确定......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行政处罚应公示哪些关键信息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处罚公示遵循事实和法律,强调工商领域内的公开透明。涉及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如非必要,不公开居住地址、通信方式等个人信息)的,应谨慎处理并删除。只有在得到上级部门审批后,特定信息才可公示。

    浏览量:1022 2024-06-21
  • 提起行政处罚诉讼的期限要求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处罚决定六个月内可诉讼,需依法在限期内(非绝对)向法院提交。不动产案件诉讼时效最长可达二十年,超过则不受法律保护;一般案件限五年,期间内诉讼权利受保障。

    浏览量:992 2024-06-21
  • 行政诉讼中的期间如何起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机关未明确告知诉讼权或期限时,起诉期从实际或应知权利期限算起,但最长不超过五年,除非涉及不动产权诉讼,自行为作出之日起二十年后起诉无效。对未知具体行为的人,起诉期从了解或应知行为内容时开始。

    浏览量:1121 2024-06-21
  • 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期限分别是多少

    1184人阅读

    我国现行法规规定,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在知晓后六十天内提出,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行政诉讼方面,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或应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经行政复议的则应在收到复议决定书或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

  • 行政诉讼第三人不出庭的后果是什么

    1288人阅读

    在行政诉讼中,若第三者未亲自出席法庭,后果因情境和法律规定而异。可能影响判决结果,法院可能采纳其证据但未必经过严格审查。若作为被告缺席,法院可能作出缺席判决。法院也可能延期审理以保护其权益。总之,未出席庭审可能影响案件审理和裁决,具体后果因案件和法院裁定而异。

  • 行政诉讼可以风险代理吗

    1334人阅读

    我国《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国家赔偿和群体性诉讼等四类案件不适用风险代理。律师若违规采用风险代理,将受到律协的严厉惩处。委托方有权拒绝支付额外费用,并可要求退还已支付费用。

  • 行政诉讼上诉当事人如何列明

    1621人阅读

    在行政诉讼上诉过程中,上诉方需明确列出所有相关当事人作为上诉主体。若所有当事人均上诉,则共同为上诉人。若部分当事人上诉,未上诉方为被上诉人,其余按原审诉讼地位列明。此规定确保诉讼程序明确、公正,保障各方当事人权益。通过明确列出上诉主体,法庭能更准确地了解案情,作出公正的裁决。这也体现了法律的严谨性和对当事人权益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