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现在没有诽谤罪了吗

现在没有诽谤罪了吗

时间:2024.05.17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200人
律师解析:
在我国,对于恶意诽谤行为,法律设立了诽谤罪名并对此类犯罪予以相应的刑事处罚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恶意编造并散布不实信息恶意诽谤他人的,将被认定为诽谤罪的法定情形。如果情节严重,则将面临最高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惩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辱骂他人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是诽谤他人严重行为的,损害他人的名誉,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会受到处三年以......

名誉权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声誉、名誉、人格尊严的权利。它包括了个人的社会形象、信誉度、名声等方面的权利。 荣誉权则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荣誉、声望、地位等方面的权利......

口头侮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如果某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 口头侮辱,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严重损害了......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造谣诽谤罪能判几年的徒刑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中国,捏造事实、散布谣言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可能构成诽谤罪,面临最高三年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若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且后果严重,将依法从重处理。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量犯罪情节及社会影响。这一法律规定旨在保护公民个人尊严和社会秩序,对违法行为予以严惩。

    浏览量:1146 2024-06-07
  • 起诉诽谤罪自诉要多久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提起诽谤罪的民事诉讼案件,其所需耗费的时间跨度往往因其错综复杂的案情、法院的同步处理进度与证据搜集状况的变化性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从正式立案至最终审结,可能需要历经数个月乃至一整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法院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该案件进行严谨且公正的审理工作。

    浏览量:877 2024-06-07
  • 诽谤团体构成诽谤罪吗判几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恶意散布不实言论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可能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者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若通过信息网络实施此类行为并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则按寻衅滋事罪论处。诽谤罪虽常针对个体,但若严重损害群体名誉,同样适用。

    浏览量:1216 2024-06-06
  • 造谣诽谤立案标准是什么

    1128人阅读

    晚婚晚育产假政策因地而异,现规定女性劳动者生育享98天产假,难产增15天,多胎每多一婴儿增15天,不满4月流产享15天,4个月以上享42天。晚育产假时长由各地计划生育法规定。

  • 造谣如何立案

    1342人阅读

    在我国,如果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参与斗殴并导致受害者轻微伤害,法院可依据刑法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如果未满十六周岁且为首次实施此类行为,仅造成轻微伤害,可依法免予刑事处罚,但需由家长或监护人加强监管和教育。

  • 民法典对诽谤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236人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诽谤罪指故意捏造事实并公开侮辱、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且犯罪主体需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和能力。行为需公开且足以削弱受害人社会声誉,侵害其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 诽谤罪最轻判多少

    1041人阅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诽谤罪指行为人蓄意捏造并传播虚假信息,损害他人人格尊严和声誉。违反此罪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惩罚。最低刑事责任为管制。诽谤罪属“告诉才处理”范畴,需被害人提出控告后方可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