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房屋买卖精选解答 > 房屋买卖隐瞒事实算诈骗吗

房屋买卖隐瞒事实算诈骗吗

时间:2024.05.04 标签: 房产纠纷 房屋买卖 阅读:1077人
律师解析:
从实践角度出发,欺诈通常可分为两大类别:
有意隐瞒与虚伪陈述。
虚伪陈述与有意隐瞒具有相似的法律含义,一般将其定义为,负有向他人披露真实情况之义务者,却故意隐瞒真相,导致他人误入歧途,从而作出与真实状况不符的法律行为决策。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在涉及房屋买卖的合同关系中,明确规定了卖方存在以下三种行为时,应视为欺诈行为:
首先,卖方故意隐瞒未获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其次,卖方故意隐瞒所出售房屋已设定抵押权的事实;
最后,卖方故意隐瞒所出售房屋已出售予第三方或者作为拆迁补偿安置房的事实。
在一般的情况下,受欺诈方在合同因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况下,有权请求对方退还购房款项、支付购房款项的利息以及赔偿损失,损失赔偿的金额应当以其实际遭受的损失为准。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提取住房公积金的具体流程如下:准备材料:根据提取原因,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单位提取证明、购房合同、贷款合同、离职证明等。填写申请书:到所在单位领取并填写《住房公......

提取住房公积金的具体流程如下:准备材料:根据提取原因,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单位提取证明、购房合同、贷款合同、离职证明等。填写申请书:到所在单位领取并填写《住房公......

是否可以直接用作购房的首付款取决于当地的具体政策和规定。以下是一些关于公积金是否可以用作首付款的情况:一般情况:根据中国大多数地区的规定,住房公积金不能直接用作购房的首付......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农村自建房买卖是否合法

    李骏律师

    农村自建房买卖是否合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定。农村自建房屋买卖的双方都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房屋买卖经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决定后可以买卖,就是合法的房屋买卖,否则就是违法的。

    播放量:789 2022-06-07
  • 可以申请退房的理由有哪些

    徐炜律师

    购房者可以申请退房情形有:双方协商一致的;逾期交房超过一定期限的;房屋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标准、不能修复或经修复仍不能达到约定质量标准的;由于开发商的过错不能依约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的;开发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的。

    播放量:740 2022-06-07
  • 买房被骗了找什么部门

    徐炜律师

    买房被骗应当找公安机关报警立案,房屋买卖涉及的金额数在诈骗罪中通常足以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一旦报警立案了,在警方查明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的情况,公安机关会就该案件立案侦查,在抓捕到罪犯后移交检察院,检察院会就该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最终对罪犯处以相应的刑罚。

    播放量:1437 2022-06-07
  • 买卖没有房产证的安置房可以二次转让吗

    1292人阅读

    "无产权安置房在获得不动产权证书后,一般可自由买卖,但部分房地产禁止转让,如不满足转让条件的协议出让土地、被司法机关查封或限制的、面临收回的、权属有争议的、未登记的,以及法律禁止的其他情形。"

  • 通过中介卖房子的流程是怎样的

    1889人阅读

    房屋销售中介流程:卖方完成注册手续并签署委托协议,买方看房并填写记录表。双方议价达成共识后,中介收取50%服务费。协商确认后,签署《房屋买卖合同》并支付剩余服务费。买卖双方缴税,中介协助变更所有权手续,并通知领取新产权证。

  • 用别人名买房子怎么规避风险

    1868人阅读

    若您想借名购房以规避风险,请明确说明原因,约定款项支付及贷款偿还方式,并确认房屋实际所有权。建议采用抵押与实际占有策略防范不当处置。如房产受政策限制,如拆迁房、安置房或经济适用房,不建议涉足,以免纷争和资财受损。

  • 借名买房法律规定是什么

    1884人阅读

    借名买房指实际出资人以他人名义购房并登记。法律效力取决于双方是否存在借名契约。若买方能证明其为真实所有者,应认定其为合法房主。书面合同非必需,但买方无购房资格时过户申请不受法院支持。借名协议仅约束双方,不能对抗第三方,且若违反他人权益或公众利益,协议自始至终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