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合同事务专题 > 合同效力专题 > 定金合同无效定金是否还有效

定金合同无效定金是否还有效

定金合同无效定金是否还有效
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这个“法律效力”不是说合同本身是法律,而是说由于合同当事人的意志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国家赋予当事人的意志以拘束力,要求合同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否则即依靠国家强制力,要当事人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
2024-03-25 15:00:01 已帮助2511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定金合同无效定金是否还有效
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是,当合同生效时,以及在合同生效的基础之上,相关各方才应当遵守并履行合同的约定,否则将会面临定金罚款等责罚。
然而,如果合同本身就是无效的,那么这意味着该合同从签订之日起便不曾有过法律约束力,此时,附加在合同中的定金条款自然也是无效的。
在此,我们简要阐述一下当合同被判定为无效之后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首先,其中涉及到错误的任何一方都需根据其过错的大小来负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其次,由于无效合同而获得的任何财产,各方都必须友好地进行交换,若无法进行交换,那便只能通过评估估值进行赔偿;
此外,即使合同中某些部分无效,也不能影响到其他部分的效力,其他部分仍然保持其有效性。
关于无效合同这一概念,在概念层次上,它相比较于有效合同来说,其核心在于,尽管合同已依法成立,但是因为合同在内容或表现形式上违背了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强制性要求与社会公共利益,所以必须被认定为自始以来就是无效的合同。
值得强调的是,这里提到的无效合同并非是与有效合同完全对立的另一种合同类型,而是指那些合同虽然已经正式签署生效,却因其违反了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与社会公共利益,从而被法院或仲裁机构判定为无效的合同。
因此,无效合同虽然已经拥有了合法的论文结构,但缺乏生效所需的条件,因而无法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当存在如下几种情形之一时,所订立的合同便是无效的:
(一)合同的达成并非建立在各方意愿表示真实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在合同签署前还是在合同实施过程中;
(二)各方之间存在着恶意的勾结,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损害国家、集体或是第三方的利益;
(三)用看似合法的形式来掩饰事实上的非法目的;
(四)合同中的行为已经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伤害;
(五)订立合同时,行为人未达到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标准;
(六)合同的行为违背了法律规定,特别是与公共利益有关的法令。
无效合同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合同此事属性非法,即指合同的达成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强制性要求和社会公共利益;
其次,合同本身存在着不可履行性,这意味着当合同被判无效之后,各方都无权据其进行实际履行,也就不可能对其违约做出任何补偿;
另外,就法律意义而言,无效合同从签订之日起便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法律约束力,并且经过确认视为无效后,其违法效力还将对合同从签订之日起到未来的无法律约束力这一事实产生深远影响,进而使得合同并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