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福建法律咨询 > 宁德法律咨询 > 宁德银行纠纷法律咨询 > 信用卡催收方式是否合法

信用卡催收方式是否合法

廖** 福建-宁德 银行纠纷咨询 2024.05.18 16:47:00 440人阅读

信用卡催收方式是否合法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宁德律师 金融保险律师 宁德金融保险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解析:
在信用卡债务纠纷中,银行有权采取上门催收的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这并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然而,作为债权人,必须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确保其所采用的追债手段不侵犯债务人的权利或触犯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债权人可选择通过与债务人进行平等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寻求仲裁裁决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来解决债务问题。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024-05-18 16:49:00 回复

催收是逾期不良资产回收的一种方式,当企业或者个人无法收回坏账或欠款时,催收这个行业就此诞生了,对于不良资产来说,是通过催收这种方式来使债务方履行债务,让其归还欠款,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的催收,方式大体分为债权人催收、委托催收、网络拍卖、诉讼催收和征信数据黑名单。

银行贷款逾期催收一般是按照以下步骤来的:
①逾期90天以内的,选择短信、和信函等方式进行催收。
②如果借款人超过90天不履行还款义务,会给借款人发出“提前还款通知书”,有权要求借款人提前偿还全部借款,并支付逾期期间的罚息。
③如果在“提前还款通知书”确定的还款期限届满时,仍未履行还款义务,将就抵押物的处置与借款人达成协议。

您好,针对您的银行的催款方式包含哪些方式问题解答如下, 第一种:电话催收方式。这是对于超过一个账单周期以上的逾期行为
第二种:短信催收方式。这种催收是针对持卡人之前出现过逾期还款的行为,通常是在逾期的15天内,用短信来提醒持卡人或者是亲属。
第三种:信函催收方式。使用挂号信的方式寄送。
第四种:上门催收。
第五种:方式。这种则是针对超过半年以上,并且金额较大的逾期行为,银行会向提出申请,要求持卡人进行还款。
第六种:外包催收方式。针对逾期情况过于严重的,并且任何催收手段都无法收回欠款。银行就会雇佣专门的催收公司进行催收。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买房贷款政策
29116人阅读

现在随着各地银行的房贷的业务络绎不绝,并且很多大型项目和金融市场当中所需要的资金都有来自于银行的支持。那么在我国规定的买房子可以贷款多少?买房贷款条件是什么?买房贷款流程以及买房贷款利率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就让律图的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房贷申请
15207人阅读

对于普通人来说,买房是一件大事,不少人都是通过办理按揭贷款实现购房梦的。房贷分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那么,购房者个人怎么申请房贷?房贷申请流程是怎么样的?房贷申请怎么写?下面让律图小编带大家一起做个具体了解。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39550人阅读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是为了正确体现国有资产的价值量,对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给予保护而制定的,其相关的规定以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律图的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汽车购置税减半
537117人阅读

国家颁布的汽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措施,这对很多买车的朋友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可以省去一大笔开支,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购置税减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下面就让律图的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供大家参考!

股票期权
6480人阅读

股票期权指买方在交付了期权费后即取得在合约规定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前按协议价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相关股票的权利。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众多方法之一,属于长期激励的范畴。接下来就让律图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金融保险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