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共同过失是否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共同过失是否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10 · 1337人看过
导读:中国法律规定共同过失不构成共同犯罪,《刑法》将共同犯罪界定为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排除了共同过失犯罪。若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各自按所犯之罪处罚,如甲、乙操作机器因疏忽致重大事故,无共同故意就不认定为共同犯罪。对此提出解决措施:加强法律宣传;企业强化安全生产教育、规范流程;司法机关准确区分犯罪类型确保量刑公平。
共同过失是否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一、共同过失是否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中国法律明确共同过失不构成共同犯罪。《刑法》界定共同犯罪为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就将共同过失犯罪排除在外。若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按共同犯罪论处,而是各自按所犯之罪处罚

比如甲、乙操作机器时都疏忽大意未遵守规程,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虽有共同过失行为和损害结果,但因无共同故意,不认定为共同犯罪,两人需对自身过失担责。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公众对共同犯罪和共同过失犯罪区别的认知,避免因无知而违法

2.企业和单位应强化安全生产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减少因过失导致的事故发生。

3.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要严格依据法律准确区分共同故意犯罪和共同过失犯罪,确保量刑公平。

二、共同故意与共同过失在定罪上有何差异

在定罪方面,共同故意与共同过失存在显著差异。

共同故意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各行为人之间存在意思联络,对犯罪行为和结果持希望或放任态度。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共同故意犯罪,各行为人都要对共同犯罪行为及结果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其在犯罪中所起作用,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等,量刑有别。比如在共同盗窃案件中,分工协作的行为人都构成盗窃罪。

共同过失指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我国刑法规定,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而是各行为人分别按其过失行为定罪处罚,根据过失行为对结果原因力大小等因素确定责任。如工程重大安全事故中,不同责任人按自身过失行为对应的罪名和情节量刑。

三、共同过失犯罪的量刑标准如何确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我国没有将共同过失犯罪认定为共同犯罪,而是各行为人分别承担刑事责任。

确定共同过失犯罪量刑标准时,首先依据具体罪名的法定刑幅度。比如交通肇事罪,根据不同情节有不同量刑区间。

其次考量过失程度。若行为人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程度高,主观过错大,量刑可能偏重;反之则相对轻。

再者看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原因力大小。若某行为人行为对结果发生起主要作用,量刑会重些;起次要作用的,量刑较轻。

例如在工程重大安全事故中,设计人员违规设计、施工人员偷工减料共同导致事故,需根据各自行为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力及过失程度量刑。

当探讨共同过失是否构成共同犯罪时,除了这个核心问题,还有相关的拓展内容值得了解。虽然共同过失在一般情况下不构成共同犯罪,但在一些特殊的法律规定情形下,共同过失行为可能会承担相应责任。比如在重大责任事故中,多个行为人因共同的过失导致严重后果,他们可能会依据各自的过失程度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而且共同过失导致损害结果后,在民事赔偿方面,各个过失行为人可能要根据过错大小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你对共同过失在犯罪认定、责任承担等方面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精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