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一年前的行为警察会不会追究

一年前的行为警察会不会追究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6 · 1244人看过
导读:行为是否被追究责任要看是否涉及违法犯罪及追诉时效。轻微违法行为若超行政处罚追诉时效,一般不再追究行政责任,如治安管理处罚追诉时效为六个月,一年前轻微治安违法行为可能不再被追究。犯罪行为追诉时效较复杂,依法定最高刑不同而有别,在追诉时效内且需追究刑事责任,警察可追究。
一年前的行为警察会不会追究

一、一年前的行为警察会不会追究

这得看该行为是否涉及违法犯罪以及与之对应的追诉时效。对于某些轻微违法行为,要是超过了行政处罚的追诉时效,一般就不会再被追究行政责任了。像治安管理处罚的追诉时效是六个月,一年前的轻微治安违法行为或许就不再被追究了。

不过,要是犯罪行为,追诉时效就比较复杂了。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十年等等。倘若犯罪行为在追诉时效内,并且被发现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警察是能够追究的。

二、一年前的违法行为会过追诉时效吗

追诉时效的判定要依据具体违法对应的法定最高刑来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若一年前的违法行为对应的法定最高刑较低,经过一年有可能已过追诉时效。但如果在追诉期限内,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受理案件后,犯罪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不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所以,需明确具体违法行为及对应的法定刑,才能准确判断是否过追诉时效。

三、一年前行为的追诉时效法律是怎么规定

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不同犯罪对应的追诉时效不同,取决于法定最高刑。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是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对于一年前的行为,首先要确定该行为涉嫌罪名对应的法定最高刑,进而判断是否在追诉时效内。同时,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当探讨一年前的行为警察会不会追究时,这里面存在多种复杂情形。除了考虑行为本身的性质,像是否构成犯罪、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外,还要关注追诉时效的问题。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违法行为,其追诉时效各有不同。有些轻微违法,过了一定时间可能不再追究,但一些严重犯罪,即便过去多年也会被追查。要是你对一年前的某个行为是否会被警察追究存在疑虑,或者想进一步了解追诉时效具体规定、行为界定标准等相关问题,别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