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一般判处拘役的罪有哪些

一般判处拘役的罪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19 · 1671人看过
导读:判处拘役的罪名种类是很多的,一般来说,如果是行为人的犯罪情节比较轻微的,都是会被判处拘役的。在刑事法律法规规定的一系列的罪名中,可以被判处拘役的罪名一般是包括寻衅滋事罪的轻微情节、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关于一般判处拘役的罪有哪些可以参考下文。
一般判处拘役的罪有哪些

一、一般判处拘役的罪有哪些

1、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适用比例最高的是渎职罪,其次分别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刑法分则中犯罪性质最严重的,如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也可以适用拘役,但所占比例最低。

2、拘役多适用于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中国刑法分则中除过失致人死亡罪没有规定可以适用拘役外,绝大多数过失犯罪都可以适用拘役,约占全部过失犯罪的95%左右。在同一类犯罪中,能够适用拘役的也是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

3、在中国刑法分则中,设置拘役刑的条文绝大多数是把拘役作为最低法定刑规定的。在这样的条文中,拘役既可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也可以适用于本应判处短期徒刑,但具有从轻情节的犯罪。另外,在刑法分则中规定有管制刑的条文,大多规定有拘役。

在这样的条文中,拘役介于管制与徒刑之间。所以,拘役除有上述两种用法外,还可以适用于本应判处管制,但具有从重情节的犯罪。此外,在以短期徒刑为最低法定刑的犯罪中,如果具体犯罪具有减轻处罚情节,也可以判处拘役。

拘役是介于管制和徒刑之间的,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拘役的适用范围一般是情节轻微的犯罪,而且在中国刑法分则中,设置拘役刑的条文绝大多数是把拘役作为最低法定刑规定的。

拘役是一种刑事处罚手段,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之一,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1年。这样规定,是因为拘役是一种轻刑,刑期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如果刑期太长,就失去了轻刑的意义,且会与有期徒刑相混同;如果刑期太短,又较难起到惩罚和教育改造犯罪分子和预防犯罪的作用,且容易与治安处罚中的行政拘留相混同。

二、拘役是否属于免于刑事处罚

拘役不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因为拘役就是刑事处罚种类之一。

免于刑事处罚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指根据《刑法》规定,不构成犯罪的。这是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不构成犯罪的,当然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七条

非刑罚性处置措施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三、拘役和有期徒刑的区别是什么

拘役与有期徒刑区别如下:

1、适用对象。有期徒刑适用罪行较重和罪行较轻的的犯罪分子;拘役适用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

2、执行场所。有期徒刑执行场所是监狱,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3、期限。有期徒刑期限长;拘役期限短。

4、待遇。有劳动能力的有期徒刑犯罪分子,都应参加无偿劳动;参加劳动的拘役犯罪分子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5、法律后果。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构成累犯;拘役的犯罪分子原则上不构成累犯。

一般判处拘役的罪有哪些,判处拘役一般是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可以判处拘役的罪是有很多种的,如诈骗罪罪、盗窃罪等,也可以适用拘役的。希望通过上文中的法律知识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需要了解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