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有什么区别?

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有什么区别?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1567人看过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有什么区别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有什么区别?

1、行为人主观上都存在过错或恶意,其行为均具有违法性。

2、行为人均以侵占他人财产或获取非法利益或使他人受害为追求目的。

3、行为人都以民事诉讼的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手段具有隐蔽性。

4、行为人非法目的的实现都有赖于法院的审判权和执行权,诉讼的合法外衣被行为人恶意利用。但两者又有各自的特征:

⑴虚假诉讼的参与主体为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主体通常仅为一方当事人。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批捕后的流程是什么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批捕以后的流程是公安机关继续刑事侦查工作,正式批捕以后的羁押期限就受到程序法的约束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批捕以后羁押的时间最长是不能超过两个月的,但经过批准以后可以延长羁押时间。

⑵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获取非法利益,双方当事人不具有对抗性,即便有,也是“虚假”的对抗,已达到迷惑法院和法官的目的;恶意诉讼一般是单方的恶意诉讼行为,不存在双方合谋的情形,因而仍具有对抗性。

⑶侵害的对象不同。虚假诉讼行为人侵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诉讼相对方的权益。因为虚假诉讼的合谋者,是非法利益的共同体,其侵害的对象不可能是相对方,只能是第三者。而恶意诉讼侵害的对象通常仅限于诉讼相对方,而不会是第三人。

⑷虚假诉讼的原、被告之间不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因为他起诉的主体、事实、证据纯粹是子虚乌有;而恶意诉讼原、被告之间可以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滥用诉讼权利的一类。

如果在进行诉讼的过程中出现了虚假诉讼的情况后,会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比较的严重也是会处以三年以上至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也是会处以一定的罚金,这样也是为了更好的维护我国的司法秩序,避免出现浪费司法机关的公共资源。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详细大家已经对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有什么区别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