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法院审结纠纷后是否要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审结纠纷后是否要申请强制执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8 · 1888人看过
导读:法院审结纠纷后,纠纷当事人可以结合实际情形,判断是否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满足一定的条件之后,纠纷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没有提出申请的,法院并不会主动采取强制措施。对法院审结纠纷后是否要申请强制执行依旧不清楚的,可以选择继续用阅读这篇文章。
法院审结纠纷后是否要申请强制执行?

一、法院审结纠纷后是否要申请强制执行?

1、法院审结纠纷后,纠纷当事人可以结合实际情形,判断是否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

强制执行申请权能放弃,满足一定的条件之后,可以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也可以不提出此类申请。对于想要对方当事人被强制执行的,需要提交相关证明自己满足了强制执行的条件。

2、强制执行申请权能放弃

满足《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四条、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的条件时,可以提出强制执行申请,也可以选择不提出此类申请。

二、申请过强制执行后该干啥?

申请过强制执行后,需要等待法院的执行结果。同时需要关注以下事项:

1、法院受理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2、申请复议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4、采取强制措施

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当出示证件。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情况制作笔录,由在场的有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执行法院可以通过以下强制执行的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等措施。

三、强制执行后可以申请仲裁吗?

1、强制执行后不可以申请仲裁

对于裁决书已经生效的情形,不得就同一个纠纷再提出仲裁申请。而现行法明确规定了,只有是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之中规定规定的义务,才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可以与申请执行人协商一致,签订执行和解协议,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但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执行期限因达成执行中的和解协议而中止,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期限自和解协议约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连续计算。

3、申请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委托代理人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经申请执行人签字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写明委托事项和代理人的权限。看看强制执行申请书范本。委托代理人代为放弃、变更民事权利,或代为执行和解,或代为收取执行款项的,应当有申请执行人的特别授权。

现行法规定了申请强制执行需要满足的条件,对于满足了相应条件的情形,纠纷当事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对法院审结纠纷后是否要申请强制执行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