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离婚子女抚养案件怎样判?

离婚子女抚养案件怎样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3.19 · 1133人看过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离婚子女抚养案件怎样判?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离婚子女抚养案件怎样判?

监护人有权利扣押身份证吗?

监护人是没有权利扣押身份证,我国法律规定,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得扣押他人身份证。监护人可以保管被监护人的身份证,代替其履行一些民事活动。如果是被监护人的身份证丢失,需要监护人带上自己身份证和被监护人一起去补办。

一、离婚子女抚养案件怎样判?

离婚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

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长到有识别能力时,主动提出与另一方一起生活时,应另行起诉。因为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请求,不涉及原离婚案件,不是对原离婚案件子女抚养问题的判决、调解协议的纠正,而是出现了处理原离婚案件当时不存在的子女抚养方面的新情况,所以,应当作新的案件另行起诉。

二、哪些情况下可以提出变更抚养权?

在若干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一方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所以,如果主张变更抚养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如下证据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证据;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子女不尽抚养义务的证据;

3、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虐待子女的证据;

4、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证据;

5、八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证据;

可以放弃小孩的抚养权吗

在我国孩子的父母不可以放弃这类子女的抚养权。我国的法律规定相关的未成年应由监护人进行监护,确保这类未成年的成长。如父母不履行相关的抚养义务时,子女可以要求相关父母对自身的抚养权的行使。

6、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相关证据。

三、离婚抚养费的数额怎么确定?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综上所述,夫妻办理离婚,在抚养权上面发生纠纷的,可以起诉到法院解决,法院受理抚养权案件,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结合考虑离婚双方家庭环境、经济收入、抚养条件等因素,如果孩子比较大,还应当适当考虑孩子个人意见。

延伸阅读:

变更抚养权协议是否需要公证?

离婚孩子抚养权怎样判?

怎么打赢孩子的抚养权官司?

嫁妆是不是夫妻共同财产?

嫁妆不是属于夫妻共同的财产,这是由女方的家人在婚前赠与给女方的财产,归女方个人所拥有,但如果在结婚之后给予的,从而也没有明确的约定,那么就可以被列为夫妻共同财产里面。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离婚子女抚养案件怎样判?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网站的其他法律知识内容,也可以咨询本站律师为您解答。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子女抚养相关

  • 2020.09.29 332次阅读
  • 离婚案件子女的抚养权由双方协商决定,一般情况下,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2.03.02 1319次阅读
  • 1、协议离婚的子女抚养问题,对于离婚家庭的子女随父方生活还是随母方生活,可以由双方在离婚的时候协商决定。2、诉讼离婚中的子女抚养问题。我国《婚姻法》第36条第3款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2022.11.09 5730次阅读
  • 2020.11.30 404次阅读
  • 子女抚养纠纷案件的对策如下:1、委托人在离婚时一定要加强离婚与离婚协议的风险防范;2、行使探视权与支付抚养费是两个不同的权利与义务;3、对于恶意拖欠抚养费、出具虚假证明或隐匿转移财产,拒不履行抚养费义务的情况,当事人一方要即时聘请专业律师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得拖延。
    2021.01.26 887次阅读
  •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022.11.23 3974次阅读
  • 2020.10.01 383次阅读
  • 如果就子女抚养权协商不成的,一般同案作出判决。但如果离婚案件没有处理抚养权问题,可以另案起诉。《民法典》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通过诉讼的方式离婚的,就抚养权归属问题一般是一并作出判决的。
    2021.09.24 1316次阅读
  •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022.11.21 3912次阅读
  • 2017.10.06 80次阅读
  •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不同父母的收入不同,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不同,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2021.08.31 807次阅读
  • 法院受理离婚子女抚养案件,会根据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总原则处理,综合考虑双方抚养条件、经济基础、家庭环境及孩子意见等作出判决。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一般是判给女方抚养。夫妻在离婚的时候,发起离婚诉讼同时一并提出抚养权诉讼。
    2022.11.20 2038次阅读
  • 2021.03.29 432次阅读
  •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不同父母的收入不同,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不同,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2021.08.31 1229次阅读
  • 抚养费的确定: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2、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养费。3、抚养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
    2022.11.23 498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子女抚养最新文章

  •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老婆要离婚孩子抚养费如何算相关的法律规定。
    1990次阅读2023.03.28
  •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无效婚姻抚养费如何算可以协商吗?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106次阅读2023.03.28
  •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上海离婚孩子抚养费如何算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700次阅读2023.03.28
  •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重庆离婚孩子抚养费如何算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632次阅读2023.03.28
  •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东莞离婚孩子抚养费如何算相关的法律规定。
    1142次阅读2023.03.28
遇到子女抚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子女抚养专题解读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