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成故意杀人的处死刑可以上诉吗?
可以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二、构成故意杀人罪不能判处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1、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得适用死刑;
2、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3、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
三、构成故意杀人罪存在哪些情节不会被判处死刑?
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义愤杀人;
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之杀害。
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
5、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
6、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
四、构成故意杀人罪死刑执行流程有哪些?
1、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死刑执行命令。
2、原一审人民法院在接到由上级人民法院移交的死刑执行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
3、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4、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5、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6、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7、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8、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五、死刑和死缓的区别有哪些?
1、在适用条件方面,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行极其严重,一般指手段极其残忍、后果极其严重、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极坏的情形,死缓则适用于罪该处死,但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
2、在审判程序方面,凡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人,不管其是否上诉,均须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而死缓则是无论其是否上诉,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复核;
3、在刑罚执行方式方面,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一律处死,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虽然构成故意杀人的处死刑可以上诉,上诉不意味着二审一定会改判。一审跟二审的审理程序都是一样的,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死刑也有严格的法律依据,故意杀人案件中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依法判处死刑。如果对于该问题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提供专业法律知识服务。
投诉/举报
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延伸阅读:
-
故意杀人罪的客体要件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
-
1、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
-
所谓故意杀人(未遂)罪,根据我国《刑法》...
-
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应当从实施犯罪行为人是否...
-
杀人有追诉期,一般追诉期为二十年,但特殊...
-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