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构成故意杀人的处死刑可以上诉吗

构成故意杀人的处死刑可以上诉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3.19 · 1893人看过
导读:构成故意杀人的处死刑可以上诉,任何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上诉权都不会被剥夺,一审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不过没有任何正当理由上诉的,二审可能维持原判。
构成故意杀人的处死刑可以上诉吗

一、构成故意杀人的处死刑可以上诉吗?

可以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二、构成故意杀人罪不能判处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1、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得适用死刑;

2、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3、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

三、构成故意杀人罪存在哪些情节不会被判处死刑?

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义愤杀人;

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之杀害。

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

5、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

6、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

四、构成故意杀人罪死刑执行流程有哪些?

1、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死刑执行命令。

2、原一审人民法院在接到由上级人民法院移交的死刑执行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

3、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4、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5、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6、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7、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8、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五、死刑和死缓的区别有哪些?

1、在适用条件方面,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行极其严重,一般指手段极其残忍、后果极其严重、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极坏的情形,死缓则适用于罪该处死,但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

2、在审判程序方面,凡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人,不管其是否上诉,均须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而死缓则是无论其是否上诉,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复核;

3、在刑罚执行方式方面,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一律处死,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虽然构成故意杀人的处死刑可以上诉,上诉不意味着二审一定会改判。一审跟二审的审理程序都是一样的,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死刑也有严格的法律依据,故意杀人案件中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依法判处死刑。如果对于该问题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提供专业法律知识服务。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 2020.08.25 419次阅读
  • 上海故意杀人罪死刑吗:1、故意杀人犯并不是一定会被判处死刑,这是由于故意杀人者,除了可能会被判处死刑之外,还有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等的处罚,具体实施故意杀人者会受到怎样的处罚,需要结合实际的案情来判断。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023.03.22 1094次阅读
  • 构成故意杀人罪不一定是死刑,虽然故意杀人罪最严厉的量刑标准是死刑,但是人民法院也要结合故意杀人案的犯罪事实确定量刑标准,有可能对嫌疑人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在3年以上到10年以下有期徒刑间量刑。
    2023.01.23 1258次阅读
  • 2021.04.01 474次阅读
  • 首先,本罪的侵犯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其次,本罪在客观行为表现上是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并且,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第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十四周岁以上,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021.03.05 1221次阅读
  • 2022.11.16 2183次阅读
  • 2021.03.30 309次阅读
  • 无效合同并不是所有条款都无效。合同无效不影响以下三种条款的效力:一是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二是因合同无效返还由该合同取得的财产;三是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2023.03.08 1295次阅读
  • 有些人为报复、谋财等故意杀人,实施杀人行为后,对方没死以为已经死亡,经他人抢救后又活过来,即故意杀人没死。那么,行为人被抓获后,认为自己故意杀人的目的没达成,所以可能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2022.11.13 6260次阅读
  • 2021.03.30 320次阅读
  • 1、故意杀人罪的客体要件: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3、故意杀人罪的主体要件。4、故意杀人罪的主观要件。
    2021.02.24 1110次阅读
  • 遗弃致人死亡不一定算故意杀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2.11.21 13913次阅读
  • 2020.08.29 400次阅读
  • 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犯故意杀人罪的,将视其情节大小予以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2、其中犯本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对犯罪情节非常严重的,将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3.03.22 866次阅读
  •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入室抢劫杀人判死刑吗,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2022.11.28 127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 抢劫三次判刑标准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是从犯,可以参照主犯的刑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多次抢劫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三次以上的抢劫,行为人基于不同的犯罪意图在不同时间、地点实施的多次抢劫。更多关于抢劫罪的内容如下文所述。
    1358次阅读2023.03.24
  • 抢劫罪的类型包括入室抢劫或者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当然了,根据我们国家《刑法》第263条明确的规定,还包括有抢劫银行或者是抢劫其他的金融机构的。抢劫罪的类型包括哪些,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当中也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
    1015次阅读2023.03.24
  • 法律规定故意杀人如何判定,是严格的根据我国《刑法》第232条当中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来进行判断的,比如说主体要件必须是一般的主体,主观要件是故意的。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客观方面表现为剥夺他人人身生命。
    1725次阅读2023.03.24
  • 抢劫罪和抢夺罪最本质的区别是侵犯的权利不同,抢劫罪既侵犯人身权利,还侵犯财产权利,而抢夺罪一般只侵犯财产权利。驾驶车辆夺取财物后,使用暴力或胁迫手段抗拒抓捕的公民,一般会被认定为犯了抢劫罪。
    1575次阅读2023.03.24
  • 对于抢劫罪和抢夺罪的区别有什么这个问题,首先抢劫罪是使用暴力,或者是使用了胁迫的方式,抢夺罪则是趁人不注意时实施抢占他人财物的行为,比如趁别人看手机的时候,把包包抢走了。但如果包主人察觉到了不放手,强行将包抢走,就由抢夺转化成了抢劫。关于抢劫罪以及抢夺罪的相关信息如下文所述。
    1175次阅读2023.03.24

暴力犯罪辩护专题解读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