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公检法都取保缓刑几率有多大?

公检法都取保缓刑几率有多大?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4 · 3714人看过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公检法都取保缓刑几率有多大?的问题带来帮助。
公检法都取保缓刑几率有多大?

一、公检法都取保缓刑几率多大

公检法都批准取保候审的话,那么后续判处缓刑的机会相对较大。如果不符合取保的条件,那么基本可以判断会判实刑。换句话说,办案人员会根据可能判刑的情况决定是否适用取保候审,一旦三家都同意取保,判缓刑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但也不排除个别情况,开庭之后收监然后判实刑,具体还得看公检法的分析。

二、判处缓刑的条件

1、过失犯罪相对于故意犯罪要优先考虑

因为过失犯罪的罪过小,主观恶性不深,再犯可能性很小,可以优先考虑。

2、少年犯相对于成年人犯罪要优先考虑

少年犯多受社会不良影响和诱惑走上犯罪,多是偶犯,且可塑性强,易于改造,应以教育为主。各国对于少年犯都有特殊的保护措施,我国台湾就规定,少年犯“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宣告者”,可以宣告缓刑,而成年犯则是“受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宣告者”。

3、轻微性质的犯罪相对于严重性质的犯罪优先考虑。

比如相同条件下故意伤害要优先于故意杀人考虑,强制侮辱妇女要优先于强奸罪考虑等。

4、从犯、胁从犯相对于主犯优先考虑

5、中止犯、预备犯、未遂犯相对于既遂犯要优先考虑

6、积极赔偿的相对于消极赔偿的要优先考虑

7、刑事诉讼一开始就认罪并始终认罪的相对于时供时翻的优先考虑。(当然这种情况是指庭审都认罪,如果庭审时不认罪则不适用缓刑。)这实际是反映一个人的悔罪心理和态度。如在英国,被告作出的认罪越早,量刑折扣的幅度也越大。

8、自首立功的相对于被迫认罪的要优先考虑

9、无前科的相对于有前科的要优先考虑

10、社会影响小的案件相对于社会影响大的要优先考虑

11、行为人犯数罪时一般不要适用缓刑。因为行为人犯数罪说明他是连续犯罪,主观恶性大,再犯可能性大,难以保证他不再继续犯罪。如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正确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中就指出: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或者犯有数罪的,不适用缓刑。

如果公检法都批准取保候审的情况下,后续判处缓刑的机会很大。因为取保候审的人一般都会符合判处缓刑的条件。但是具体判不判缓刑还得看检察院。如果检察院认为嫌疑人所犯的罪行可以不予判刑或者缓刑,那就可以判缓刑。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详细大家已经对公检法都取保缓刑几率有多大?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律师给您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如果性质不是很恶劣,有悔罪行为被判处缓刑的几率很大。轻伤一级属于故意伤害罪,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符合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同时符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的、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后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
    2024-02-27 1411次阅读
  • 从犯能否判缓刑,要看是否符合缓刑的条件,一般来讲符合缓刑条件则是可以判处缓刑的。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4-02-25 907次阅读
  •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
    2024-02-20 880次阅读
  • 从犯能否判缓刑,要看是否符合缓刑的条件,一般来讲符合缓刑条件则是可以判处缓刑的。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4-02-28 1450次阅读
  • 有前科,如果不超过五年犯罪就属于累犯,累犯不适用于缓刑,可见,判缓刑的概率是零。否则就有可能判缓刑。适用缓刑需要满足下列条件:一、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二、同时符合下列情况:(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等。
    2024-03-03 85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