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强制医疗程序司法解释中的规定有什么?

强制医疗程序司法解释中的规定有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1891人看过
导读: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法律知识。针对强制医疗程序司法解释中的规定有什么?的问题,我们在下面的文章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此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可以解答您的问题。
强制医疗程序司法解释中的规定有什么?

1.明确强制医疗案件原则上应当开庭审理,并应当会见被申请人。

为体现程序公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防止“被精神病”或假冒精神病人逃避刑事处罚的情况发生。

对于强制医疗案件,原则上应当开庭审理,只有被申请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请求不开庭审理,并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并规定无论是否开庭审理,都应当会见被申请人,通过与其直接接触、交谈,了解其精神状况,进而作出正确决定。

2.明确了强制医疗的复议程序。

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强制医疗的决定。

对不服强制医疗决定的复议申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并在一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

3.明确了强制医疗的解除程序。

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申请解除强制医疗的,应当向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提出。

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提出的解除强制医疗申请被人民法院驳回,六个月后再次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强制医疗机构提出解除强制医疗意见,或者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申请解除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并在一个月内作出处理。

人民法院应当在作出决定后五日内,将决定书送达强制医疗机构、申请解除强制医疗的人、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和人民检察院。

决定解除强制医疗的,应当通知强制医疗机构在收到决定书的当日解除强制医疗。

强制医疗程序适用于复议程序,对于裁决不服的,可以在5天内向上级法院申请行政复议,除此之外,被强制医疗的人可以申请解除强制医疗,但是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如果法院驳回了申请人的申请,6个月后再次提出申请,法院应当受理。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