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民法典中法定监护人一般指哪些,监护人有哪些

民法典中法定监护人一般指哪些,监护人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1730人看过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民法典中法定监护人一般指哪些,监护人有哪些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民法典中法定监护人一般指哪些,监护人有哪些

一、民法典法定监护人一般指哪些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父母。如果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都可以担任监护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监护人有哪些

职责

1、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两个方面。

对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以教养、保护为目的。

对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以保障其本人及社会的安全,并促其恢复健康为目的。

至于财产监护,监护人得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监护人为法律行为。

2、监护人在行使财产管理权时,得为被监护人的利益而使用或处分,但对不动产的处分,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严加限制的。

为了防止监护人利用监护关系侵害被监护人的权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监护人不得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

有的国家在法律上还特设监护监督人,以保证监护人依法履行其职责,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利害有冲突时保护后者的权益,并设有监护法院等专门机构。

小编对此问题的回答如上,在我国《民法典》中规定,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两个方面,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父母,此外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都可以担任监护人。

欢迎进行律图网在线法律咨询

网站地图

更多#子女抚养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子女抚养最新文章

遇到子女抚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