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贷款纠纷 > 欠了信用卡网贷还不上怎么办?

欠了信用卡网贷还不上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6 · 2570人看过
导读:欠了信用卡和网贷还不上,需要找身边的朋友帮忙,要向他们借钱周转,偿还部分欠款,避免出现逾期利息,若是这个方法不能解决问题,要及时与银行沟通,要说明自己的实际状况,表明逾期的原因,申请延期还款。
欠了信用卡网贷还不上怎么办?

一、欠了信用卡网贷还不上怎么办?

既然逾期无力偿还,已经木已成舟,不想承担严厉后果的话,就要积极和银行、网贷机构协商分期还款

1、信用卡协商

毕竟信用卡是银行的产品,跟征信挂钩,最好是优先处理信用卡,尽早和银行客服协商分期还款。单纯哭穷是没什么效果的,银行工作人员都听腻了,要有强烈的还款意愿,以及准备材料。

告知银行自己目前的困难,暂时无力还款,但是每个月有收入,愿意每个月还多少,分多少年还清。银行感受到持卡人的诚意,看到自己的困难证明,会跟持卡人协商个性化分期的。

2、网贷协商

网贷有上征信的,也有不正规的高利贷,遇到逾期,大家要勇于砍掉不合理的利息,以及告知自己实际的困难,坚持协商分期还款。最好是适当求助亲戚朋友,先尽力还一部分。跟机构表示自己愿意接下来赚钱还钱,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网贷逾期不接催收电话有什么后果?

1、贷款机构会将客户逾期情况上报征信。

2、会计算客户的逾期罚息。

3、会降低甚至是冻结客户的授信额度。

4、可能会起诉逾期的客户。

5、影响客户申请其他的贷款。

客户申请的网贷逾期以后,平台进行电话催收是很正常的一个环节,目的也是为了督促客户尽快还款维护平台自身的权益。客户不接催收电话的话,就会给到平台一种不主动解决债务的信号,因此平台就可能会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

不过正规的贷款机构虽然会对逾期客户进行催收,但催收的行为一般都会在合规的范围里面,比如说一般只会电话联系客户本人进行催收,不会骚扰客户的家人或者是朋友,更加不会出现上门催收这种比较激进的催收方式。虽然贷款平台不会激进催收,客户还是要按规定结清贷款。

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跟申请分期还款,贷款人不接催收的电话,会被贷款机构起诉。网贷的门槛低,额度低,还款灵活,操作简单,流程便捷,不需要申请人亲自去贷款机构,只需要登录贷款公司的官网就可以完成申请。网贷平台具有信息透明化,风控管理以及银行存管的特点。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贷款纠纷相关

  • 1、贷款和网贷没有办法进行偿还可以与对方进行协商。表明自己良好的还款意愿,向贷款机构申请分期或者展期,相对与完全不还的风险,这一点也是有商量的余地的;2、协商同意之后进行分期还款,分期还款的金额还有时间可以由双方协商一致之后签订相关的协议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借款的利息不能预先扣除;3、拒不还款的,而且态度比较恶劣,通常会被银行起诉,银行胜诉后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024-02-28 860次阅读
  • 2022.04.07 11697次阅读
  • 是的,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是分开的,坐牢并不免除民事赔偿责任。坐牢不能抵消债务,所以坐牢出来之后,还是要还款,可选择分期还,这样就能还清,如果到一定的期限还是没有还清,银行还会继续起诉,有可能还是要坐牢的。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是无权处理家庭房产,但家庭有附带还款责任,家庭房产只能通过法院查封拍卖处理。
    2024-02-23 1183次阅读
  • 2022.04.09 1849次阅读
  • 欠信用卡网贷还不上,一般不会坐牢。若追债人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判决后,债务人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书、裁定书,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刑后就要坐牢。根据《刑法》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罪,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个判刑前提是借钱不还,债权人首先要到法院去起诉,由人民法院判决后,如果当事人拒不还钱,就可以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024-02-26 1298次阅读
  • 2022.04.06 5801次阅读
  • 坐牢期间欠信用卡网贷还不上,可以由亲戚朋友帮忙偿还,虽然债务人在服刑,但是依然需要承担其民事责任。根据当事人服刑的原因,刑事法院如果要没收当事人的全部财产的话,在没收当事人财产之前也应该先偿还服刑人员的合法债务。但人民法院在没收服刑人员财产的时候,没有义务去通知债权人。人在监狱被起诉欠款的,建议积极应诉,如果欠款属实的,则必须是要偿还的。债务人服刑期间依然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2024-02-23 1176次阅读
  • 2022.03.28 1328次阅读
  • 网贷逾期未偿还一般不属于诈骗犯罪,而是民间借贷违约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罪涉及编造虚假事实、隐瞒真相,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若不符合这些要件,则不能认定为诈骗。
    2024-03-26 978次阅读
  • 2022.03.28 1943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