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缓刑期间又过失犯罪的如何处罚

缓刑期间又过失犯罪的如何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5 · 2540人看过
导读:缓刑期间又有过失犯罪,那么需要按照过失犯罪的行为来进行处罚,同时缓刑会被撤销。法院在依法判刑的时候,会将原来的刑法和过失犯罪的刑法合并执行。缓刑是有考验期的,需要在考验期内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缓刑期间又过失犯罪的如何处罚

一、缓刑期间又过失犯罪的如何处罚

缓刑人员在考验期内过失犯罪的,按过失犯罪行为定罪。并且缓刑会被撤销,和原判处的刑期合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七十七条 【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二、过失犯罪有哪些类型

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

3、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相同:两者都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区别:(意志上)间接故意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志;(认识上)间的主观上考虑避免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采取的措施;过于自信过失则考虑到可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用语上),一个是明知,一个是预见。

法院依法判处犯罪分子缓刑的,缓刑人员会有一定的考验期,在考验期以内缓刑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如果在缓刑期内又有新的犯罪行为,那么缓刑会被撤销,同时需要对新的犯罪行为和原来的判决处罚合并执行。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依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据数罪并罚的规定来进行处理。
    2024-03-03 1131次阅读
  • 2023.03.12 1414次阅读
  • 缓刑期间过失犯罪的会撤销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由法院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所以根据上述可得,不管是过失犯罪,还是故意犯罪,只要其有犯罪行为,均需要撤销缓刑。
    2024-02-25 1364次阅读
  • 2023.03.20 1197次阅读
  • 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依照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2、因为缓刑是没有收监,没有被羁押,相当于原刑罚没有执行,所以在缓刑期间再犯新罪,就按判决前犯数罪进行并罚。
    2024-02-22 1288次阅读
  • 2023.04.01 1685次阅读
  • 不属于累犯。缓刑考验期间,原判的刑罚尚没有执行完毕,所以在缓刑期又犯罪的,不是累犯。另外,根据《刑法》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立即收押。
    2024-02-20 1309次阅读
  • 2023.03.22 1617次阅读
  • 缓刑考验期间犯过失犯罪的,将被撤销缓刑;而且应当对新犯罪行进行判决,并且把新犯罪名与原判刑罚相加依照下列原则确定应当执行的刑罚:一、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2024-02-22 1159次阅读
  • 2023.03.01 155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