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妨碍执行罚款的标准是什么?

妨碍执行罚款的标准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4544人看过
导读:妨碍执行罚款的标准是:根据当事人妨害执行的具体情节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的程序规定中,如果是行为人妨害民事诉讼的,此时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10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5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15日以下。
妨碍执行罚款的标准是什么?

1、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10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5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15日以下。

2、人民法院对被拘留人采取拘留措施后,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其家属;确实无法按时通知或者通知不到的,应当记录在案。

3、被罚款、拘留的人不服罚款、拘留决定申请复议的,应当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日内提出。上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5日内作出决定,并将复议结果通知下级人民法院和当事人。

4、上级人民法院复议时认为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制作决定书,撤销或者变更下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拘留、罚款决定。情况紧急的,可以在口头通知后3日内发出决定书。

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单位或组织拒不履行协助义务,这些行为包括:

1、有关单位拒绝或妨碍法院调查取证的;

2、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后,拒不协助查询、冻结或划拨存款的;

3、有关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扣留被执行人的收入,拒不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拒不转交有关票证、证照或其他财产的;

4、其他拒绝协助执行的行为。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有关的司法解释,这些行为包括:

1、擅自转移已被人民法院冻结的存款,或擅自解冻的;

2、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查询、冻结、划拨银行存款的;

3、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后,给当事人通风报信,协助其转移、隐匿财产的。

除上述几种情形之外,还包括恶意诉讼、恶意调解以及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人民法院受案之后,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他人财产追索债务的行为也是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民事诉讼案件的申诉期是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一般民事诉讼案件的申诉期在做出判决后的六个月之内进行申请。过期则不予受理,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妨害我国的民事诉讼中的程序的执行的,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处罚的,我们一定不要做一些不好的事情。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 301次阅读
  • 妨碍执行公务的治安处罚标准是: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妨害执行公务的含义: 妨碍执行职务行为,是指行为人采取吵闹、谩骂、无理纠缠、侮辱、围攻、拉扯、撕毁封条、拒不接受检查等方法,故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该阻碍行为没有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手段,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尚不够刑事处罚,属于违法行为。
    2024-02-28 919次阅读
  • 2023.03.06 2372次阅读
  • 482次阅读
  • 妨碍执行公务的治安处罚标准是: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妨碍执行职务行为,是指行为人采取吵闹、谩骂、无理纠缠、侮辱、围攻、拉扯、撕毁封条、拒不接受检查等方法,故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妨碍执行公务“情节严重”的认定:1.煽动、纠集他人的;2.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首要人员、骨干人员。
    2024-02-28 1230次阅读
  • 2023.03.12 4799次阅读
  • 370次阅读
  • 妨碍执行公务罪量刑:妨碍公务罪的量刑处罚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妨碍执行公务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对方是正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故意对其实施暴力或者威胁,便其不能执行职务。
    2024-02-20 1173次阅读
  • 2023.03.11 154973次阅读
  • 44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