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行为犯与抽象危险犯的区别是什么?

行为犯与抽象危险犯的区别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9 · 7671人看过
导读:行为犯与抽象危险犯的区别,主要在于犯罪性质不同、以及认定的条件不同,行为犯只要存在法定的违法行为就构成了犯罪,而危险犯还需要构成危险的状态才可以定罪判决处理,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行为犯与抽象危险犯的区别是什么?

一、行为犯与抽象危险犯的区别是什么?

行为犯与抽象危险犯的区别有:

1.犯罪性质不同。行为犯和危险犯相比,应当是危险犯更为严格,判决的结果也更为严重。

2.认定的条件不同。行为犯是指只要实施了符合《刑法》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要件行为就为既遂,而无须发生特定犯罪结果的犯罪。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足以造成法定的危险状态即构成既遂的犯罪。所以行为犯只要作出法定行为就构成犯罪,危险犯的行为还要构成《刑法》规定的危险状态。

二、危险犯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1、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危险状态是特定的,在我国刑法上表现为“法律规定的”。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会将法益陷入受侵害的危险状态,如果将所有的这种造成危险状态的行为都认定为犯罪的成立,难免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危险犯应适用于对于公共利益危害较大的犯罪,这些犯罪都危害到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同时,所谓的“法律规定的”还应该包括了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的程度,这种程度应界定为足以发生危险。即如果任这种危险发展则必然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由于行为者的及时补救未发生罢了。即使行为威胁了特定法益,但任其发展也不会造成重大危害,则不应认定其为危险犯。因此我认为,危险犯应界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和程度内,即法定的罪种和足够的危险性。

2、把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并不合理。如果把造成了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志,会无可奈何的陷入这样一个尴尬境地:未达到危险状态的行为我们必然要将其认定为犯罪未遂状态,但是我国刑法明确表明对于未造成足够危险状态的行为不认定为犯罪。因此,不应在犯罪形态上来评价危险犯,而应把它拿到犯罪成立的层面上来。造成了足够的危险状态的行为,就构成危险犯罪,否则就不构成犯罪。于是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3、危险犯的危险状态由于行为者的及时补救措施或其他的力量而未继续发展为客观危害。如果因为行为者的行为最终导致了重大的危害结果,则可以追究行为者其他更为严重的罪名的刑事责任,这样就避免了上述的犯罪形态上的混淆不清从而使危险犯真正的独立起来。但是危险犯最停留在危险状态未导致客观危害的局面,并不能消除行为者的有责任。因为,行为者将重大公益暴露于极严重的危险之中就具有了违法性,而且又存在着期待行为者避免这种危险的可能性,至于行为者的责任能力及自由意志力自不用多说,故行为者理所当然的要承担责任。

需要明确的是,对行为犯和危险犯的认定是需要基于实际的违法事实后果而定的,虽然两者都是法律上明确规定的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但最终的判决是并不相同的,如果造成了严重的违法事实后果,还需要从严来进行处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