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消费权益 > 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责任是什么?

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责任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4639人看过
导读: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责任是销售额5万至20万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销售额20万-50万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销售额度越高那么其处罚的标准也就越高,具体情况应当结合实际来进行认定处理。
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责任是什么?

一、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责任是什么?

我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我国《刑法》第150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140条的规定处罚。

二、划清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这主要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生产、销售假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或有毒、有害、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材、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等生产、销售特定的伪劣商品犯罪的界限,它们的区别主要是犯罪对象,即伪劣产品种类的不同。如前所述,本罪生产、销售的是普通物品,生产、销售假药罪等犯罪生产、销售的是特定物品。

根据《刑法》第140条、第149条的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生产、销售假药罪等第141条、148条规定的犯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即第140条属于普通法,第141条至第148条属于特别法。在法条竞合的情况下,特别法应当优于普通法适用,这是处理特别法与普通法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刑法》第149条第1款规定之基本精神。但第149条第2款同时又规定,生产、销售本节第141条至第148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本节第140条规定的犯罪的,依照处刑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这一规定体现了择重而处的精神,应属特别法优于普通法适用原则的例外规定。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法律责任应当根据实际的涉案金额和造成的后果来进行处理,如果犯罪事实轻微的,不需要追究相关刑事责任的,那么可以直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行业管理的相关规定为进行行政处罚即可。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消费权益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消费权益最新文章

遇到消费权益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