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诉讼精选解答 >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区别是什么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4.03.04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诉讼 阅读:1175人
律师解析:
刑事责任是自然人或者法人犯罪后所受的刑事惩罚,一般为强制性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甚至剥夺生命,只要犯罪即受处罚,会根据案件情节和犯罪人态度酌定量刑;而,民事责任主要为财产赔偿,损害多少赔偿多少,视其损害后果而定,是一种补偿性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4.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规定,就会退还,可以在取保结束后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到指定银行去领取保证金: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2、......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是可以减刑的;阻止他人......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以部分虚构事实起诉是虚假诉讼吗

    胡静律师

    以部分虚构事实起诉如果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也是属于虚假诉讼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播放量:1441 2023-06-06
  • 私刻公章罪怎么处罚

    刘家玲律师

    伪造国家机关的公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播放量:502 2022-08-24
  • 聚众斗殴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有什么区别

    杨雷兵律师

    1、犯罪动机不同。聚众斗殴罪大多是为了争霸一方、私仇宿怨等流氓动机而破坏公共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则多是为了实现个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如分房、调工作等而破坏公共秩序。2、情节要求不同。聚众斗殴罪不要求情节严重;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要求情节严重。3、二者犯罪方法不同。

    播放量:1375 2022-06-15
刘诗语律师

辽宁钢城正大律师事务所

刘诗语律师,河南科技大学毕业,法学,管理双学士学位,现于辽宁钢城正大律师事务所任专职律师,擅长业务领域: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医疗纠纷、侵权纠纷、知识产权、婚姻继承、经济纠纷、劳动工伤、法律顾问等。以开放的法律思维、专业的法律功底,诚信负责的执业理念,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的最大化。

咨询该律师
  • 留置人员移送检察院多久有结果

    1070人阅读

    子女可以选择随父姓或母姓,未成年前均可得到法律认可。选择姓氏需父母协商一致。若一方擅自更改子女姓氏,引起的纠纷由法院裁决,并恢复原有姓氏。维护家庭和谐,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 刑事二审律师费用收取标准有几种

    1846人阅读

    对于此类事件的鉴定与赔偿,我们将依法进行。鉴于《工伤保险条例》的地区差异,具体赔偿标准和计算方式应遵循当地法规。患有足部根骨粉碎性骨折并接受内置固定治疗者,可被评定为九级伤残;未手术者,则为十级伤残。

  • 法院刑事起诉费用标准多少

    1307人阅读

    在处理刑事诉讼相关费用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针对财产纠纷类案件,按照诉讼请求金额的比例收费。具体标准为:一万元以下每件50元;一万元至十万元部分,按2.5%计费;十万元至二十万元部分,按2%计费;二十万元至五十万元部分,按1.5%计费;五十万元至一百万元部分,按1%计费;一百万元以上至二百万元部分,按0.9%计费;超过二百万元部分,免费。

  • 公安机关之间移交案件的规定是什么

    1483人阅读

    关于租赁协议,相关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受侵害之日起计算。若承租方未按时履行房租义务或故意拖延缴纳租金,出租方有权在一年内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以寻求法律保障。出租方在发现承租方违约行为后,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损失扩大。在诉讼时效期内,出租方应充分收集证据,确保案件能够得到公正、合理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