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监外执行罚金如何交

监外执行罚金如何交

时间:2024.03.01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1164人
律师解析:
监外执行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完毕。
否则会被强制缴纳。
对于实行强制缴纳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法律依据:
《刑法》第53条
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六个月内。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一审行政案件,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

行政诉讼遗漏了必要当事人的,是属于违反诉讼程序的情形,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

行政诉讼可以一并提出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有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工伤保险拒赔行政诉讼需要多久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诉讼时效:个人、企业对政府行政行为,须在三个月内提出诉讼,除非法律规定有特殊时限。行政复议申请应在两个月内得到决定,不满者可再15天内上诉。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行为后三个月内,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期限。复议未决时,也有15天诉讼期。法律另有规定的,均需遵照执行。

    浏览量:1149 2024-05-08
  • 贷款被代偿保险公司起诉怎么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本法律中,我们明确规定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若认为行政机关以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涉嫌侵犯他们的合法权益,那么他们有权利根据本法诉诸于人民法院进行维权。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行政行为”不仅仅局限于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授权的组织所实施的行政行为,还应当包括这些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浏览量:900 2024-05-08
  • 常州保险索赔律师要多少钱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无财产纠纷案件,包括民事诉讼、经济诉讼和行政诉讼,不涉及财产权益争议时,代理费根据案件性质、复杂度和投入工作等因素,协商确定在6000-100000元之间。对于外地案件,同样不涉及财产权益争议,代理费不低于20000元。

    浏览量:1178 2024-05-08
邵如阳律师

江苏联盛(上海)律师事务所

邵如阳律师(18994700001 )合伙人律师, 办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刑事案件 执业前就职于江苏省交通厅高速管理处多年,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逻辑严密、作风稳健 从业以来成功代理多起重大知识产权类侵权案件,银行经济类案件等诉讼案件 上百起刑事案件

咨询该律师
  • 行政案件追诉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1297人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行政违法案件的追诉时效为两年,自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如行为持续或连贯,则从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追诉时效包括直接提起诉讼和不服行政审查庭决定后的异议处理两个阶段。超过时效将不再施加行政处罚。

  • 发还物品的法律依据行政

    1111人阅读

    关于返还物品的法律依据主要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该法规定,法院判决生效后,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应按规定处理。其中,违法所得的财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还被害人外,应一律上缴国库。

  • 行政诉讼中派出所种类越权被告是谁

    1079人阅读

    在探讨内部权力分配及其在行政行为中的角色时,我们发现,对于内部分级实施的行政行为,若越权幅度大或超越法律授权范围,应质疑具体实施机构;若行为逾越法律规定的行政行为类型,责任应归咎于上级部门。总结为:1)在授权范围内越权,责难下属部门或代表机构;2)超出授权范围的种类越权,由实施行为的机构或组织应诉;3)完全无授权的类别越权,由更高层级权限的部门应诉。

  • 行政诉讼法对一审法院宣判有何要求

    1447人阅读

    行政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45日内审结,常规程序6个月内完成诉讼。法庭现场宣布裁判结果后10日内发放文书,定期公布则立即通知并送达文书。简易程序原则上由一名审判员独立审判,45日内完成,特殊情况需高级审判机关批准,并报最高审判机关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