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施工合同纠纷精选解答 > 建设施工合同有哪些常见无效情形?

建设施工合同有哪些常见无效情形?

时间:2024.02.28 标签: 建设工程纠纷 施工合同纠纷 阅读:1019人
律师解析:
建设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
2.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
3.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
4.承包人非法转包建设工程的;
5.承包人违法分包建设工程的。
法律依据:
《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无效:
(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
(二)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
(三)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有。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和准确理解“通用条款”十分重要,因为这一部分内容不仅注明合同用语的确切含义,引导合同双方如何签订“专用条款”,更重要的是当“专用条款”中一个条款未作......

姜来律师
姜来律师
13716428945
咨询我

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29条第三款规定,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

姜来律师
姜来律师
13716428945
咨询我

能起诉,委托律师并非必要的起诉要件。民事诉讼中起诉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建筑工程违约金怎么计算

    郑晓龙律师

    一、违约责任取决于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且约定优先。二、违约金有约定按约定,没有约定的,参照实际损失计算。三、当事人没有约定利息而约定了迟延付款违约金的情况下。

    播放量:864 2022-06-07
  • 建设施工相邻纠纷的种类有哪些

    郑晓龙律师

    1、因宅基地使用而产生的相邻权纠纷2、因用水、排水产生的相邻权纠纷3、因修建、施工产生的相邻权纠纷4、因排污产生的相邻权纠纷5、因通风、采光、噪声产生的相邻权纠纷。

    播放量:1174 2022-06-07
  • 离职后建造师证书被企业恶意扣押怎么办

    郑晓龙律师

    首先与其进行协商,让公司知道并且明确其恶意扣押离职人员证书是违法行为,劳动法明确规定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职工的押金和证件,可以去劳动仲裁部门进行投诉,这也是通过法律手段要回证件的辅证。

    播放量:1046 2022-06-07
姜来律师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

姜来律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姜来律师具有7年律所工作经历,已取得北京市律师执业证,就职于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擅长房地产及建设工程常法及诉讼,其中诉讼业务擅长高院及最高人民法院再审、重审案件、国有土地出让及转让纠纷、设施农用地违法建设纠纷;具有多家副部级、房地产企业常法工作经历,并具有房地产信托管理纾困项目经验、不良资产收购、房地产企业强制清算、破产重整、尽职调查等非诉项目经历。

咨询该律师
  • 施工单位工程变更流程是怎样的

    1785人阅读

    发生交通意外时,驾驶者需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治并报告交警。违反交通法规引发严重事故且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照,逃逸者终身禁驾。根据具体情节,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款。致人死亡或重伤、财产损失无法赔偿等情形均构成本罪。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现场的,也按交通肇事罪论处。

  • 建筑合同无效合同几种情形

    1948人阅读

    建筑工程中,合同无效常见于:承包方无相应资质或超资质;非法发包、转包、挂靠、分包;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或招标无效;违反招投标法规及程序;违反工程建设标准;生产成本远低于中标价;未获建筑用地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即签合同。

  • 建筑工地农民工交税吗

    1189人阅读

    建筑工程中,农民工作为雇佣劳动力,其薪资相对较低。根据税法规定,月收入超过五千元的需缴纳税款。由于大部分建筑工人薪酬未达到此标准,因此绝大部分工人实际上无需承担税费责任。

  • 建设工程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1805人阅读

    “阴合同”或“阳合同”的法律效力,应依据其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来判断。当两者实质性内容存在差异且签约顺序不明确时,可能暗示在签署前双方已就合同核心要素达成共识或在签署后进行了调整。尽管看似同时签署,但多数情况下双方已有事先沟通和协商,通常归类为“阴合同”在中标前已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