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交通事故责任精选解答 > 交通事故中次要责任怎么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中次要责任怎么赔偿标准?

时间:2024.02.22 标签: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责任 阅读:1063人
律师解析: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的赔偿,需要先确定次要责任的具体责任比例,然后按照责任比例进行赔偿。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比例划分:
1、主次责双方均为机动车的情况:
双方按照主责方70%,次责方30%的比例赔偿。
2、主次责双方一方为机动车,另一方为非机动车、行人的情况:
(1)如果机动车占主要责任,承担80%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或行人次责的承担20%的赔偿责任;
(2)如果非机动车或行人主责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机动车占次要责任,承担40%的赔偿责任。
3、主次责双方一方为非机动车,另一方为非机动车、行人的情况:
双方按照主责方70%,次责方30%的比例赔偿。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赔偿标准具体如下:
1、医疗费
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1)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2)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2、误工费:
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1)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2)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
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1)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2)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3)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4、交通费:
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1)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
(2)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5、住院伙食补助费:
(1)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2)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6、营养费:
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7、残疾赔偿金
(1)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3)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为: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注:伤残系数是指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或者是伤残的等级。
伤残等级与赔偿系数对照:
一级伤残100%;
二级伤残90%;
三级伤残80%;
四级伤残70%;
五级伤残60%;
六级伤残50%;
七级伤残40%;
八级伤残30%;
九级伤残20%;
十级伤残10%。
8、残疾辅助器具费:
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1)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2)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9、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1)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10、丧葬费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11、死亡赔偿金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八条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第十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第十一条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第十三条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十四条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第十五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第十六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第十七条
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前车在道路上停车之后未按规定开启危险报警灯,也没有在车后摆放三角警示牌,导致后车出现追尾事故的情形,前车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后车承担事故主要责任。2、车辆行驶过程中,......

首先拍照记录认定事故责任,查看双方车辆及驾驶员的所有证件是否符合上路要求,在根据责任判断事故责任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

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三)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车主会承担交通肇事罪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车主是否承担交通肇事罪取决于其在事故中的角色和责任。若车主非驾驶者且无过错,如未疏忽监督,则不担责。但若车主明知驾驶者酒驾或无证仍借车,或有其他过失,则可能需负刑事责任。

    浏览量:829 2024-06-03
  • 危险驾驶罪超速情节认定证据有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危险驾驶罪中超速情节认定需多元证据,包括交通监控录像、车辆GPS数据、速度传感器测量结果、事故现场勘查、证人证言、驾驶员口供和专业鉴定报告。严重超速可能触犯刑法,需综合证据和案情深入剖析。

    浏览量:953 2024-06-03
  • 四川省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有几种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导致三人以上伤亡或财产直接损失超三十万元且无力赔偿,或重伤一人以上并负主责,涉及酒驾、无证驾驶、车辆安全隐患、无牌报废、超载或逃逸等任一情形,将判交通肇事罪并受罚。

    浏览量:1313 2024-05-31
  • 特大交通事故标准是什么

    徐宁律师

    特大交通事故的标准是:一次造成3人以上死亡;重伤11人以上;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播放量:534 2022-06-07
  • 闯红灯的后果有哪些

    徐宁律师

    闯红灯的后果根据具体情况来看:1、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2、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3、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一次记6分。

    播放量:659 2022-06-07
  • 交警乱判定责任怎么办

    王哲男律师

    当事人如果对交警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可以自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其上一级公安交管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上一级公安交管部门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后5日内,就会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播放量:894 2022-06-07
方梦迪律师

北京市中淇律师事务所

擅长交通事故,婚姻家事及合同纠纷。自执业以来,成功办理大量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对于此类案件的办理流程、法律适用、计算标准等十分娴熟。始终以“严谨、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以“勤勉、真诚”的方式维护好每一位客户的合法权益

咨询该律师
  • 交通事故挂车车主有没有过错

    1303人阅读

    在牵引车与挂车交通事故中,责任判定依据当事人作用和过失程度。单方责任事故由过错方承担全责,双方或多方责任事故则根据行为影响和过失严重性分别判定主责、同责和次责。无过错方不承担责任,属交通意外事故。故意制造事故者需承担全部责任。

  • 拐弯车辆发生碰撞怎么判断责任

    1534人阅读

    在交通事故中,转弯车辆往往需承担全责。当转弯车与直行车相撞,转弯车通常承担主要责任。但在特定路口,直行车应礼让已驶入且正在转弯的车。同向并行道路上,无论是左转还是右转,都需让直行车优先通行。遵循这些规则,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保障道路安全。

  • 事故认定了,对方全责下一步怎么办

    1056人阅读

    在遭遇交通事故且对方全责时,应先让交管部门认定事故责任,确保对方承担全责。随后,根据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合理赔偿。全责方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将按约定先行赔付,不足部分由肇事者承担。

  • 两车同时向右变道碰撞怎么划分责任

    1691人阅读

    当交通事故发生时,若涉及驾驶员在同一地点换道,应综合考虑驾驶员的实际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主动性和过错程度来确定责任。若经调查,事故是由某一方单独过失导致的,则该方应负全责。在评估责任时,应重视驾驶员是否遵守交通规则、是否保持安全车距、是否提前打转向灯等换道时的安全操作。合理划分责任有助于保障各方权益,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促进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