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刑事辩护专题 > 刑事犯罪辩护专题 > 销售伪劣化肥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销售伪劣化肥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销售伪劣化肥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刑事犯罪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并且这种反映表现的领域和强度,与一个国家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现代犯罪的类型有很多种,刑法中对于不同的犯罪情形以及类型都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刑事犯罪的种类很复杂。
2024-05-05 18:50:12 已帮助2414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销售伪劣化肥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销售伪劣化肥罪的侵犯罪性有两个方面,其分别是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此类犯罪的案件在上诉时,我们应该着重注意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以及其造成的实际损害结果。
首先,从犯罪的主观方面来看,这种行为无疑是出于故意形态产生的。
接着,我们来考察该类犯罪的客观方面,重点放在行为人的行为是否严重违反了与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相关的生产管理法规
同时,这种行为也表现为销售伪劣化肥,从而对生产活动带来巨大损失的事实。
对于该类犯罪的具体处理方式,采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强制措施,其中包括对那些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并且明知它们是虚假或已经失效无法再使用的,或者是那些用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谎称是合格产品的厂商或者销售商,对生产造成严重损害的,将处以至少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还可能面临处以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至二倍的罚款。
而如果它们的行为给生产带来的损害更为严重,行为人将会被判刑三年以上七年以下不等,同样地,也要面临罚款份额为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至二倍不等的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可靠的律师,能够降低该问题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见法律风险。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