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福建法律咨询 > 宁德法律咨询 > 宁德交通肇事法律咨询 > 交通肇事罪怎么加重情节

交通肇事罪怎么加重情节

李* 福建-宁德 交通肇事咨询 2024.05.23 12:33:00 443人阅读

交通肇事罪怎么加重情节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宁德律师 交通事故律师 宁德交通事故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江苏-苏州

解析:
1.因造成三名以上人员重伤并承担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者;
2.在饮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导致一人以上重伤并承担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者;
3.未取得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导致一人以上重伤并承担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者;
4.明知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仍进行驾驶导致一人以上重伤并承担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者等情况;
5.严重超载驾驶导致一人以上重伤并承担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者;
6.造成五人以上重伤并承担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属于特别恶劣情节者;
7.明知为无牌证或已报废的机动车仍进行驾驶导致一人以上重伤并承担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者。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5-23 12:35:00 回复

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标准,应从这两方面来确定:
1、以伤亡人数来确定犯罪情节标准。
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属重大事故;造成死亡2人以上的,可视为情节特别恶劣。这个标准虽然具体、明了,但对一次事故造成重伤人数特多或者一次造成死亡1人、重伤多人的交通肇事者,参照这一规定处理时,只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显然量刑过轻,与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不符。
2、以财产损失数额来确定犯罪情节标准。
“重大公私财产损失”是客观上造成的损害还是不能赔偿的数额。犯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这种社会危害性包括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与行为的客观危害性。客观危害性是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有形的物质的损害。在以法定的危害结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中,只要该罪所要求的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就可成立该罪。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肇事罪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第二条对交通肇事罪进行了细化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根据案例中的情节,可以看出肇事者的具有逃逸行为,但是逃逸行为如何理解呢?按公安部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逃逸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而《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
(一)至
(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逃逸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逃逸致人死亡型,是指根据《解释》第五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2、逃逸未致人死亡型,是指行为人交通肇事导致人员伤亡时,虽然有逃逸行为,但是事故伤亡人员不是由逃逸而致使救治不及时造成的情形。
3、责任认定根据型逃逸。交通肇事罪的认定要件要以分清事故责任为基础,且要求行为人承担同等以上的责任。在交通事故中,如果行为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法规或违反行为与交通事故没有因果关系时,如果行为人如果有逃逸行为,那么交通肇事逃逸的加重量刑情节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要求逃逸的行为人承担全部责任,此时的逃逸行为可以成为交通肇事罪的入罪要件了。
4、重伤加逃逸型,是指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情形。
5、罪行转化型逃逸。根据《解释》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本案中,被告人秦某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无证驾驶的规定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四十八条遇相向行驶的车辆时应减速靠右行驶,并与其他车辆、行人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得规定。根据《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秦某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但是依据《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六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的规定,秦某应当承担主要责任。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秦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的依据亦是该条规定。由此可以看出,秦某因为其逃逸行为,而构成交通肇事罪,符合责任认定根据型逃逸。
因此,在对于秦某的量刑时,因其逃逸行为已作为认定其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定罪要件,不应当重复评价该行为,将该行为作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加重处罚情节,对于秦某的量刑我们应当考虑的是秦某是否具有法定或酌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从而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幅度内量刑。
总之,在交通肇事案件,我们应当准确的评价肇事后的逃逸行为,防止重复评价,导致量刑的不平衡。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罪量刑
26530人阅读

交通事故发生后,有人坦然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敢于承担后果,也有人选择逃逸,企图逃避罪责,那么交通肇事罪的定义究竟是怎样的呢,那么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是什么,交通肇事罪量刑细则规定有哪些呢,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酒驾和逃逸
33849人阅读

近几年交通事故中的酒驾、醉驾的违法行为收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那么酒驾后发生事故后逃逸会受到什么惩罚呢,那么酒驾逃逸怎么处理,酒驾撞车逃逸怎么处罚,逃逸3天后怎么认定酒驾?以及醉酒驾驶肇事逃逸量刑规定有哪些呢,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快来了解一下吧!

轻微肇事逃逸处罚
67607人阅读

交通肇事逃逸,这种行为是违背社会公德的,那么轻微肇事逃逸是如何处罚的呢,律图轻微肇事逃逸处罚百科栏目,为你解读轻微肇事逃逸处罚规定有哪些,来了解一下吧!

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22568人阅读

汽车的普及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汽车,拥有两辆汽车的也不在少数,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越来越多,这也就增大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某些人害怕承担责任而选择逃逸,那么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呢,来了解一下吧!

意外事故
222432人阅读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会突然发生。人们对意外事故可能十分熟悉,但是对具体的意外事故包括哪些内容,意外事故的分类是怎样的等相关知识却很少知道,接下来,将为您详细介绍。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