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山东法律咨询 > 枣庄法律咨询 > 枣庄公司经营纠纷法律咨询 > 企业名称侵权怎么处罚

企业名称侵权怎么处罚

刘*** 山东-枣庄 公司经营纠纷咨询 2023.01.23 12:34:59 453人阅读

企业名称侵权怎么处罚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枣庄律师 公司经营律师 枣庄公司经营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专业律师法律分析:
企业名称侵权的处罚有:登记主管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因该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此外,企业亦可根据侵权者的侵权行为及企业遭受的损失,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侵权者赔偿因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法律依据: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
擅自使用他人已经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或者有其他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行为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登记主管机关要求处理。登记主管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因该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的,被侵权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3-01-23 12:36:59 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审理侵害企业名称权的要点 (一)司法实践发展的三个阶段 1、行政登记程序排斥民事诉讼 该观点主要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目前在一些落后地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仍然持这种观点。即,依法登记的企业名称,是经行政程序获得的民事权利,是具体行政行为的体现,争议解决只能经行政复议程序或相应的行政诉讼。典型的案例如蜜雪儿诉被告蜜雪儿服饰(北京)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有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 2、行政程序前置纠纷解决 该观点主要兴起于2020年左右的一段时间内。即,权利人首先应当提起行政复议程序,行政程序终结或一段时间内未处理的,权利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国部分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1998】65号)明确提出了这种观点。 3、民事诉讼不受行政程序影响,企业名称权冲突案件具有天然的可诉性。目前,司法实践中主要持这种观点。 (二)当前司法及政策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0】3号) 第二条规定,“原告以他人企业名称与其在先的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足以使相关公众对其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五条第 (三)项的规定为由提讼,符合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人民应当受理。” 2、原最高人民副院长曹建明在第二次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知识产权审判制度》中指出,“有工商登记等的合法形式,但实体上构成商标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的,依法认定构成商标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既不需要以行政处理为前置条件,也不应当因行政处理而中止诉讼。”

对于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已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权或其它侵权行为,中国采用了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并用的双轨制形式,亦即被侵权人可以选择行政途径或司法途径以寻求对企业名称权的保护。
所谓行政途径是指侵权行为发生以后,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主管机关)要求处理,登记主管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破侵权人因该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还可以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对登记主管机关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 15天内向上一级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复议。上级登记主管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起3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被侵权人还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对企业名称权的保护可以选择行政途径或司法途径,但是前者并不是后者必须的前置程序。从某种意义上说,运用司法手段保护企业名称权,无疑更具有权威性,因为司法具有最终解决问题的法律效力。法院在受理侵权企业名称纠纷后,可根据侵权事实和法律,判令被告(侵权人)承担下列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即恢复企业名称的信誉,通常汇要求侵权人公开声明,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根据企业名称的使用侵犯商标权的回答如下:用别人商标作为公司名,是否违法,有以下两种情况:  
1、已经核准的公司名称享有名称权,与商标同名不存在侵权。但未经核准的公司名称可能侵权。  
2、已经核准的公司与商标同名虽然不存在侵权,但违反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违法使用商标构成侵权。《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的名称。  第三条 企业应当依法选择自己的名称,并申请登记注册。企业自成立之日起享有名称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展开更多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公司经营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