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福建法律咨询 > 漳州法律咨询 > 漳州暴力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判刑12年可减半吗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判刑12年可减半吗

廖** 福建-漳州 暴力犯罪辩护咨询 2021.03.28 07:47:57 316人阅读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判刑12年可减半吗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漳州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漳州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一、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依据法律规定大致可能可以争取的权益有:
1、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一般刑罚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获得被害人谅解是酌定从轻处罚情节,但是具体的从轻幅度由予以确定,但是最少不得低于十年有期徒刑。
3、建议您收集其他相关从轻、减轻处罚的证据材料,如自首、立功等。
二、具体法律依据如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三、为使您的上述权益得到有利保障,建议您开始搜集以下证据材料:民事赔偿的转账记录、谅解书、自首材料、认罪认罚等。

2021-03-28 07:48:57 回复

一、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依据法律规定大致可能可以争取的权益有: 1、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一般刑罚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获得被害人谅解是酌定从轻处罚情节,但是具体的从轻幅度由予以确定,但是最少不得低于十年有期徒刑。 3、建议您收集其他相关从轻、减轻处罚的证据材料,如自首、立功等。 二、具体法律依据如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三、为使您的上述权益得到有利保障,建议您开始搜集以下证据材料:民事赔偿的转账记录、谅解书、自首材料、认罪认罚等。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符合一定条件下的犯罪分子是可以进行假释的,假释是一种有条件的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对于犯了故意伤害罪的罪犯来讲,也是有可能适用假释的,但必须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假释条件。犯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但如果该犯罪分子是累犯或者因故意、、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不得假释。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取得受害方谅解书可以从轻处罚。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