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广东法律咨询 > 东莞法律咨询 > 东莞税务诉讼法律咨询 >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增值税发票进项税率是13% ,怎么计算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增值税发票进项税率是13% ,怎么计算

王** 广东-东莞 税务诉讼咨询 2020.12.08 01:45:11 5491人阅读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增值税发票进项税率是13% ,怎么计算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东莞律师 税务类纠纷律师 东莞税务类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可以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的进项税,进行认证后正常抵扣,
你的企业销项13%税率,是指销售货物的销项税l率按13%,进项税的税率不论是17%还是13%,或者是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的交通运输服务、基础电信服务以及不动产等的11%、现代服务以及生活服务的住宿的6%,都可以按取得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单位·取得的抵扣的进项税额和企业销项税税率没有关系,你取得的17%以及上述不同税率的进项税发票同13%的进项发票在增值税申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第1-11行。

2020-12-08 01:46:11 回复

可以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的进项税,进行认证后正常抵扣,
你的企业销项13%税率,是指销售货物的销项税率按13%,进项税的税率不论是17%还是13%,或者是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的交通运输服务、基础电信服务以及不动产等的11%、现代服务以及生活服务的住宿的6%,都可以按取得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单位·取得的抵扣的进项税额和企业销项税税率没有关系,你取得的17%以及上述不同税率的进项税发票同13%的进项发票在增值税申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第1-11行。

13%,既是对粮食,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设定的一档优惠法定税率,同时又是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的扣除率,这么规定的目的,本身农产品的优惠税率为13%,那么无论是农产品生产者开具的免税农产品增值税普通发票,还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开具税率为13%的农产品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都能扣除(抵扣)13%的进项税额,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收购农产品还是购买农产品,其抵扣进项税额一样。


1、凡达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标准的,可以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标准是指企业财务健全,能准确核算增值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和应纳税额;企业年应纳税销售收入达到标准(商业企业80万元,工业企业50万元)
  
3、新办企业申请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应当根据该纳税人的销售合同或者生产经营规模预计其应税销售收入。预计销售收入达到标准的可以申请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4、已开业的小规模企业,其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应在次年1月底以前申请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消费税暂行条例
65995人阅读

消费税的征税目的、标准等主要由《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自发布实施以来,其间进行过一次修订,使其更好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接下来就让律图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相关内容吧!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162756人阅读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合法义务,今天小编为你介绍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的内容,那么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是什么,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具体内容,以及最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有哪些规定呢,来了解一下吧!

取消农业税
581015人阅读

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在中国的历史中都是从未有过的壮举,那么,究竟是那一年取消农业税的呢,律图取消农业税百科栏目,让你了解取消农业税是哪一年,取消农业税的时间等,来了解一下吧!

印花税
2152932人阅读

印花税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税种,行为人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会涉及到缴纳印花税的问题,因此了解印花税的知识就变得非常的重要,那么大家知道印花税税率是如何计算的吗?下面律图小编为大家介绍印花税的知识。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展开更多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税务类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