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仲裁法规 > 《民法典》胎儿的权益有哪些?

《民法典》胎儿的权益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5 · 46419人看过
导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国家的各项法律和政策都会随着国情而不断健全,法律也会在各个方面都保障的每一位公民的权益,在今年民法也是新增了一些条文,2020《民法典》胎儿的权益有哪些?根据民法规定,会新增了胎儿的继承权和接受赠与的权利,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
《民法典》胎儿的权益有哪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国家的各项法律和政策都会随着国情而不断健全,法律也会在各个方面都保障的每一位公民的权益,在今年民法也是新增了一些条文,《民法典》胎儿的权益有哪些?根据民法规定,会新增了胎儿的继承权和接受赠与的权利,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

      一、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关规定

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关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总括保护,即承认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总括地保护胎儿的利益。例如,《瑞士民法典》第31条规定:“子女,只要其出生时尚生存,出生前即具有权利能力。”《匈牙利民法典》规定:“人,如活着出生,其权利能力应从受孕时算起,出生前300天作为受孕时间,但是允许证明受孕时间早于或者迟于300天,出生日包括在300天之内。”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7条规定:“胎儿以将来非死产者为限,关于其个人利益之保护,视为既已出生。”

二是个别保护,即原则上不承认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只在涉及赠与、遗产继承、损害赔偿等某些事项上对胎儿的利益进行保护。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采取这种立法例。《法国民法典》第906条规定:“胎儿在赠与时已存在者,即有承受生前赠与的能力。胎儿在遗嘱人死亡时已存在者,即有受遗赠的能力,但赠与或者遗赠仅对于婴儿出生时能生存者,发生效力。”《法国民法典》第725条规定:“必须在继承开始时生存之人,始能继承。因此,下列人不能继承:1.尚未受胎者;2.出生时未成活的婴儿。”

《德国民法典》第884条规定:“在受害人被害当时,第三人尚未出生的胎儿,亦发生损害赔偿义务。”《德国民法典》第1923条规定:“在继承开始时尚未出生但已孕育的胎儿,视为在继承开始之前出生。”

《日本民法典》第721条规定:“胎儿,就损害赔偿请求权,视为已出生。”《日本民法典》第886条规定:“1.胎儿就继承,视为已出生。2.前款规定,不适用于胎儿以死体出生情形。”《日本民法典》第965条还规定,胎儿继承能力的规定准用于受遗赠人。

三是不承认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法定继承办理。”除了继承事项之外,我国法律没有对胎儿利益保护的其他规定。

二、关于胎儿利益保护与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

关于胎儿的利益保护与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问题,国内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

有的观点认为,对胎儿利益的保护并不必然以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为前提。承认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在继承和侵权中如何保护胎儿利益的问题。在坚持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不承认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法律框架内,也是可以通过作出特别规定达到对胎儿利益保护的目的。

第一,关于继承中的胎儿利益保护问题,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为胎儿保留必要份额的规定可以达到保护胎儿利益的目的。

第二,胎儿在未出生之前,其健康生存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是侵权责任问题。胎儿在母体中遭受侵害,应当区分具体情况来加以考虑:如果胎儿出生后是活体的,则可以作为主体独立请求,有权就其受到的损害独立提出赔偿请求,但可以在时效方面作出特别规定,即在出生前诉讼时效中止;如果是死体,则由其母亲提出请求,把对于胎儿的侵害视为对母亲的侵害,母亲可以身体健康权受侵害为由进行主张。

有的观点认为,胎儿利益的保护力度与是否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具有直接的关系。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胎儿就具有了享有民事权利的法律资格,就可以成为民事权利的主体,对于受到侵害的行为,就可以通过诉讼予以救济,有利于胎儿利益的保护。例如,如果胎儿在母亲怀胎期间遭受侵害,就可以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向法院提起人身伤害的侵权之诉;如果在出生之前父亲死亡,胎儿就可以享有继承权,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参与遗产分配,或者在继承权受侵害时,向法院提起侵害继承权的侵权之诉。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总结的有关信息,在上文中也回答了《民法典》胎儿的权益有哪些,我们的法律都在规范着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任何人和企业都不可以去侵害他人的利益,在这里也是告诉广大公民,一定要做到遵纪守法,希望以上的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仲裁法规相关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