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向法院提供财产线索后什么时候执行

向法院提供财产线索后什么时候执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2 · 1553人看过
导读:在法院执行程序中,申请方需先提交强制执行申请。法院会依法审查并评估其是否符合执行条件,若符合则启动强制执行预备工作,并采取适当方法和手段实施。但若调查发现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的有效财产,执行程序可能会暂时中止。
向法院提供财产线索后什么时候执行

一、向法院提供财产线索后什么时候执行

在法院执行程序当中,首先需由案件申请方提交强制执行申请,法院依据法定时限对其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与评估,判断是否符合执行条件;若条件具备则需启动强制执行的预备工作,接着,采取恰如其分的方法和手段实施强制执行活动。

然而,若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并无可供执行之有效财产资源,那么有可能需要暂时停止执行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二、向法院提供假合同如何处罚

若在诉讼过程中提交造假的合同,首先这将被视为恶意诉讼,法院可依法对其进行惩戒;

与此同时,该类行为亦有可能触犯刑法中的虚假诉讼罪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捏造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致使司法秩序遭受干扰或严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者,将受到严厉的刑事打击,具体刑罚包括但不限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另须处以相应数额的罚款;

情节严重者,将面临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同样需在接受严格管制后再执行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法院执行程序当中,首先需由案件申请方提交强制执行申请,法院依据法定时限对其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与评估,判断是否符合执行条件;若条件具备则需启动强制执行的预备工作,接着,采取恰如其分的方法和手段实施强制执行活动。

然而,若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并无可供执行之有效财产资源,那么有可能需要暂时停止执行程序。

网站地图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