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破产清算精选解答 > 破产无力偿还怎么办理执行程序

破产无力偿还怎么办理执行程序

时间:2024.09.18 标签: 公司经营 破产清算 阅读:916人
律师解析:
当某一公司因财务状况濒临崩溃而无法承担其所负有的债务负担之时,执行程序往往会变得非常繁冗而错综复杂。
在此情况下,该公司将被强制要求,必须向具有相关管辖权限的地方人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书请求。
一旦法院批准并正式接受了这一申请,他们将会指派一位专业的管理人来全面接手管理该公司的各项事务。
在整个破产程序过程中,这位管理人将负责对公司的所有资产进行彻底的清点、评估以及处理,以确保这些资产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
对于那些与该公司存在债权关系的债权人而言,他们也需要在规定的期限之内向法院申报自己的债权,以便在破产程序结束之后获得相应的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破产程序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破产财产的移交、清理和估价。②对破产公司未履行的合同,清算人决定解除的,另一方当事人因合同解除受到损害而发生的损害赔偿争议,由法院裁定......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有债务的,可以与当事人协商分期履行债务的清偿,签订书面合同,按照合同分期履行义务即可。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

1、禁止对债权人个别清偿。2、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会同时指定管理人,由管理人来对破产的一系列事情进行管理。3、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公司申请破产条件有哪些

    彭彦林律师

    《破产法》第二条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才可申请企业破产。

    播放量:629 2022-06-09
  • 公司清算的法律规定流程是什么

    彭彦林律师

    公司清算的法律规定流程是:(一)成立清算组。(二)接管公司。(三)清理公司财产。(四)接管公司债务。(五)设立清算账户。(六)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申报债权,进行债权登记。(七)处理与清算相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收取公司债权。

    播放量:795 2022-06-09
  • 公司破产清算财产评估如何进行

    彭彦林律师

    对破产企业财产进行评估,应以财产强制快速变现为评估的前提条件,因此应选取用清算价格法做为评估的主要方法。法律、法规允许公开出售的财产,以基准日现行市价为基础并充分考虑财产快速变现对交易价格的影响确定其清算价格。

    播放量:467 2022-06-09
余婷婷律师

北京市华泰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华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朝阳区律协女工委委员,西城区广外街道社区法律顾问,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调解员。执业以来,办理案件数百起,诉讼经验丰富,法学功底扎实,逻辑思维敏捷,擅长刑事辩护、合同纠纷、经济纠纷、房产纠纷等,以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与好评。 力争做一名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专业律师。

立即咨询
  • 公司注销需要法人跟股东一起去

    1935人阅读

    公司注销通常无需法人和股东一同办理,法定代表人可作为主要负责人,需提交如注销登记申请书、清算报告等法定文件。股东若参与,主要在清算环节确认资产、债务等情况。不同地区细节要求或有差别,应按当地规定执行。法人起主导作用,股东按需配合,如此既能保证注销顺利,又能合理安排各方精力。

  • 申请破产债务清偿顺序规定是什么

    1570人阅读

    破产债务清偿有特定顺序。首先清偿破产程序中产生的费用及共同利益损失;接着清偿所欠员工薪资、医疗保障、伤残补贴、抚恤款项等,包括职工个人账户相关保险费用及法定赔偿金;然后清偿法规外社会保险费用和应纳税款;最后处置普通破产债权。

  • 公司申请注销期间还可以立案吗

    1970人阅读

    公司申请注销过程中通常可以立案。若公司进入清算程序,相关法律行为需在清算范围内进行。注销登记前,公司仍有法人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未完全消失,符合规定可立案。完成清算、申请并经核准注销后,公司终止,一般不能再立案。能否立案要依注销进程和法律规定判断,不确定时可咨询律师。

  • 报销款公司不给怎么要回

    1535人阅读

    若公司不肯支付报销款,应先与相关负责人或财务部门沟通,说明情况与期望解决方式,并保留沟通记录。沟通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工会反映,请求调解。仍未解决可申请仲裁,准备好报销凭证等证据。仲裁裁决生效后公司未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