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管制拘役缓刑社区矫正做什么

管制拘役缓刑社区矫正做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11.09 · 1454人看过
导读:对被矫正者进行管理以及监督矫正其思想教育、不良心理和行为等,使其认识自己的过错,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管制拘役缓刑社区矫正期间必须配合管理,否则可以立即进行收监。
管制拘役缓刑社区矫正做什么

一、管制拘役缓刑社区矫正做什么

1、依法对矫正对象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有效实施;

2、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其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

3、依法组织矫正对象参加适当的社会公益劳动;

4、帮助矫正对象解决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社区矫正就是暂不收监,主要在社区进行改造,要定期向司法部门汇报,接受思想教育,如果在矫正期间再次犯罪或者没有按时汇报和接受教育的,会被再次收监,按原刑期执行。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局)及其派出机构(司法所)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通过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接受社区矫正的罪犯,称为社区服刑人员,包括:

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二、缓刑拘役和管制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与性质不同: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而管制和缓刑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进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

2、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得超过1年。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3、对象不同: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而管制缓刑适用于罪行性质轻、危害小、行为人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

4、执行不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享有两项待遇:一是探亲;二是参加劳动,可以酌量发给报酬。而被判处管制和缓刑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三、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管制以及拘役属于刑事处罚的一种,而缓刑指的是在被判处有期徒刑时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不予收监,而是进行缓刑考验,在考验期内会进行社区矫正,也就是对行为认知、思想观念等进行矫正,以上是关于管制拘役缓刑社区矫正的相关回答,还有其他想了解的,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