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构成是怎样的

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构成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1732人看过
导读: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构成是怎样的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构成是怎样的

一、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构成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偷越国(边)境罪的客体要件是我国出入国(边)境管理秩序;

客观要件是行为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非法出入国(边)境的行为;

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偷越国(边)境罪和叛逃罪的区别有哪些

1、犯罪主体不同。

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而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则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仅包括在国家机关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还包括国家机关内的非从事公务的人员。

2、犯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

偷越国(边)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偷越国(边)境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会给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造成破坏,而仍然希望这一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而叛逃罪直接故意的内容是,行为人明知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应叛逃,而仍然故意为之。

3、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不同。

偷越国(边)境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的行为;

叛逃罪在客观方而则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处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4、犯罪客体不同。

偷越国(边)境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

而叛逃罪侵犯的客体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构成是怎样的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我们还整理了很多其他法律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