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有什么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2607人看过
导读: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有什么规定,正当防卫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有什么规定

一、民法典正当防卫有什么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正当防卫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2、但如果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正当防卫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

目的正当性是指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行为的防卫性是指正当防卫是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同不法侵害做斗争的行为。

他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又是公民在道义上应尽的义务,是一种正义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目的正当性与行为的防卫性具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目的的正当性制约着行为的防卫性。

其次,行为的防卫性体现着目的的正当性,是目的正当性的客观表现。

2.正当防卫是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

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意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而决意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心理状态。

正当防卫在客观上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的人身或者财产的损害,因此具有犯罪的外观。

但是,正当防卫与犯罪具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只有看到正当防卫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国家和其他合法权益的本质,才能真正把握住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依据。

3.正当防卫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

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且客观上具有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性质。

因此,正当防卫没有法益侵害性,这是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肯定的社会政治评价;

正当防卫不具备犯罪构成,没有刑事违法性,因此,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肯定的法律评价。

在这个意义上说,正当防卫是排除社会危害性和阻止刑事违法性的统一。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328次阅读
  • 1、对防卫过当不可以进行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的前提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此时侵害人的法益被法律暂时性的不予保护。2、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当事人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2024-03-01 1260次阅读
  • 2023.04.10 1523次阅读
  • 430次阅读
  • 正当防卫不存在防卫过当。因为防卫过当的前提是正当防卫,只是防卫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如果不构成正当防卫,也就不存在防卫过当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4-02-28 1323次阅读
  • 2023.03.03 109114次阅读
  • 430次阅读
  • 正当防卫,是指本人、他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遭受不法侵害时,行为人所采取的一种防卫措施。正当防卫应当同时具备以下六个要件:(1)必须是为了使本人、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4)必须是本人、他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遭受不法侵害,在来不及请求有关国家机关救助的情况下实施的防卫行为。(5)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
    2024-03-02 1017次阅读
  • 2023.03.12 99379次阅读
  • 30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