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离婚协议违约责任的约定有效吗?

离婚协议违约责任的约定有效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6 · 2253人看过
导读:离婚协议违约责任的约定是有效的。在夫妻之间的离婚协议中,双方就财产分割、债权债务和子女抚养的问题会约定较多的内容。为了保证双方如实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夫妻双方往往还会在离婚协议中约定违约责任条款,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约定违约金条款。
离婚协议违约责任的约定有效吗?

违约责任的约定对于离婚协议来说是有效的,虽然夫妻关系较《民法典》合同编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有一定区别,但离婚协议的性质在法律上应当被认定为合同的一种,是双方经过合意所产生的,应当受《民法典》合同编调整。

因此,受《民法典》合同编调整的离婚协议当事人若不履行协议义务或履行协议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理应承担《民法典》合同编规定的违约责任,自然违约金条款也适用于离婚协议,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至于违约金金额的问题,可以由双方自由约定,但是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在司法程序中都面临由人民法院调整的法律风险。根据本案的详细情况,并结合上述分析,徐某与其前夫签订的离婚协议中关于违约金的约定是合法、有效的,应该得到法院的支持

在离婚协议中,双方就财产分割债权债务子女抚养的问题会约定较多的内容。为了保证双方如实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夫妻双方往往还会在离婚协议中约定违约责任条款,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约定违约金条款,通常违约金的数额还相当高。当任何一方履行存在瑕疵或者不履行时,另一方除了要求继续履行外,还同时主张高额的违约金。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妨在离婚协议中加上关于违约金的约定。但要注意,并非所有事情都可以用违约金的方式来防止违约,双方的约定中不能违背国家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条款。比如说,不可约定禁止双方再婚、禁止双方生育等;而像约定子女探望权、给付子女抚养费或给付一方经济补偿金等情况,可以约定违约金。我们在合同约定中不要“漫天要价”,因为法律规定是有一定限度的,要价太高反而最后落得一场空,因此违约金的约定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以给对方造成实际损失为准,该实际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都要有证据证明。如果实际损失无证据证明,建议约定违约金的数额为未付款的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计算。因为逾期付款纠纷的争议标的是金钱给付义务,可以参照民间借贷的标准,只要不超过4倍即可受到法律保护。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五条 【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也就是说,虽然离婚协议双方不同于《民法典》合同编中调民事案件中平等的双方,但离婚协议性质是与合同一样的,所以离婚协议的违约责任可以约定并能够得到法院支持。不过对于约定违约金的需要注意金额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否则是得不到法律支持的。

其实在夫妻之间的离婚案件的处理中,主要的就是处理离婚后的夫妻之间共同财产的分配以及夫妻之间的孩子抚养权的划分等,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 310次阅读
  • 协议书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主约定,如约定当事人一方违约时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同时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2024-02-29 854次阅读
  • 2023.03.10 1800次阅读
  • 490次阅读
  • 协议的违约责任约定方式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违约所需要支付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2024-02-29 1042次阅读
  • 2023.03.10 1997次阅读
  • 396次阅读
  • 协议的违约责任约定方式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违约所需要支付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2024-03-01 1492次阅读
  • 2023.03.09 1767次阅读
  • 31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