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经济犯罪辩护 > 骗贷和违法发放贷款罪有哪些区别?

骗贷和违法发放贷款罪有哪些区别?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4316人看过
导读:骗贷和违法发放贷款罪区别包括构成要件、立案及量刑标准等方面,从主体上看,违法发放贷款罪是特殊主体,主要是银行从业人员,而骗贷罪是一般主体,自然人都可能构成犯罪。在处罚上,骗贷犯罪的量刑更加严厉。
骗贷和违法发放贷款罪有哪些区别?

一、骗贷和违法发放贷款罪有哪些区别?

1、客体要件不同

违法发放贷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还侵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不同

违法发放贷款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贷款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观要件不同

违法发放贷款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于其非法发放贷款行为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是出于过失,这种过失一般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至于行为人实施的发放贷款行为本身,则是出于故意,尤其滥用职权,更是故意而为,但违法发放贷款罪属于结果犯,行为人对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因而违法发放贷款罪仍属于过失犯罪

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体要件不同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服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及其他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上述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构成,其他任何单位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含外资、中外合资、外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等)和个人都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贷款诈骗罪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至于行为人非法占有贷款的动机是为了挥霍享受,还是为了转移隐匿,都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5、法律处罚不同

违法发放贷款罪:自然人犯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贷款诈骗罪:自然人犯本罪的,没收财产

二、贷款诈骗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的,以及其他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以上简称“四种情形”),应予立案追诉。

综上所述,涉及到银行贷款方面犯罪的,有骗取贷款罪和非法发放贷款犯罪等,这两种犯罪是不同的,从构成到立案标准,到最终的法律处罚上都不一样。非法发放贷款是银行人员,数额达到一百万构成立案标准,诈骗贷款犯罪的主体可能是个人或者单位。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经济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经济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经济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