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滥伐多少树棵木能构成犯罪

更新时间: 2022-06-07 14:51:36
律师解答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点为10立方米至20立方米或者幼树500株至1000株;滥伐林木5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2500株以上,为重大案件;滥伐林木10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5000株以上,为特别重大案件。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版权申明:律图对视频内容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点赞+1 分享
更多>

猜你还想看

  • 如何区分变造货币和伪造货币 00:59

    如何区分变造货币和伪造货币

    (1)客观行为不同,伪造货币即仿照真币的色彩、图案、形状、原料等制造假币,其中不包含有真币的成分;变造货币即通过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等方式对真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面额增大或张数增加; (2)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 伪造货币刑法没有规定数额较大才构成;变造货币则以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
    胡静律师
    6135次播放 2023.06.06
  • 保释金会退还吗 02:26

    保释金会退还吗

    1、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在解除取保候审的同时,公安机关应当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 第五十六条规定: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前款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退还保证金。 2、决定退还保证金的,应当经过严格审核后,报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退还保证金决定书》。 3、公安机关决定退还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后,应当在解除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同时,通知指定的银行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并责令犯罪嫌疑人在《退还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字或者盖章。 因此,如果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金都是应当退还的。
    覃程律师
    54668次播放 2022.06.09
相关语音解答 相关法律视频 相关精选解答
过失致人死亡量刑

过失致人死亡量刑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

1、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

2、客观上必须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

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体;

(四)本罪在犯罪主观上的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该过失是针对死亡结果而言。=

821次播放 00:54
保释的钱会退吗

保释的钱会退吗

可以退。 取保候审保证金,指的是公安部对符合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关于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而交纳的一定金额的保证金。 根据刑事诉讼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未违反规定的行为,则可以在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可以携带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书或者有关法律文书至就近的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841次播放 00:44
变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既遂的刑法量刑标准如何

变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既遂的刑法量刑标准如何

对于违反伪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的罪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并处以罚款二万元至二十万元不等; 若情节严重者,可被判处有期徒刑三至十年,且对应罚款为五万元至五十万元不等。 针对法人或单位违反此项法规的情况,其需接受罚金惩罚,同时对于直接责任直接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也按照相同规定进行惩处。 所谓“变造”,是指行为人通过诸如剪切、填补、拼接、涂漆、覆盖、揭开等各种手段,对真实有效的《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进行加工改良处理,以致其内含元素经由这种方式而得到修改的行为。 此类行为可能包括更改经营主体的名称及地址信息、经营业务范畴、授权批准日期、授权批准方、授权批准代码等细节。 只要行为人为达目的有意识地实施了伪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的活动,即可视为犯罪。 实际上,行为人是否将伪造的金融机构批准文件进一步使用或者销售给他人,乃至是否导致实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不良后果,都不会对本罪刑法构成产生本质性的影响。

865次阅读 2024-06-24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4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