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不成立单位犯罪的四种情形

更新时间: 2022-06-07 15:48:22
律师解答
不成立单位犯罪的情形有:
1.犯罪在刑法条文中没有明确规定是单位犯的,该项罪名就不是单位能犯的罪,如果单位犯了该罪,也只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而不是单位的责任。
2.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走私犯罪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3.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4.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第三条
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版权申明:律图对视频内容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点赞+1 分享
更多>

猜你还想看

  • 如何区分变造货币和伪造货币 00:59

    如何区分变造货币和伪造货币

    (1)客观行为不同,伪造货币即仿照真币的色彩、图案、形状、原料等制造假币,其中不包含有真币的成分;变造货币即通过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等方式对真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面额增大或张数增加; (2)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 伪造货币刑法没有规定数额较大才构成;变造货币则以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
    胡静律师
    5508次播放 2023.06.06
  • 保释金会退还吗 02:26

    保释金会退还吗

    1、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在解除取保候审的同时,公安机关应当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 第五十六条规定: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前款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退还保证金。 2、决定退还保证金的,应当经过严格审核后,报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退还保证金决定书》。 3、公安机关决定退还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后,应当在解除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同时,通知指定的银行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并责令犯罪嫌疑人在《退还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字或者盖章。 因此,如果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金都是应当退还的。
    覃程律师
    54525次播放 2022.06.09
相关语音解答 相关法律视频 相关精选解答
过失致人死亡量刑

过失致人死亡量刑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

1、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

2、客观上必须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

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体;

(四)本罪在犯罪主观上的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该过失是针对死亡结果而言。=

821次播放 00:54
保释的钱会退吗

保释的钱会退吗

可以退。 取保候审保证金,指的是公安部对符合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关于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而交纳的一定金额的保证金。 根据刑事诉讼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未违反规定的行为,则可以在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可以携带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书或者有关法律文书至就近的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841次播放 00:44
轻伤没钱赔偿能取保候审吗

轻伤没钱赔偿能取保候审吗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规定,对于酒后寻衅滋事罪的判定,需依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若有人在饮酒之后,实施了无端地肆意伤害他人身体、频繁追击、阻挡、谩骂、威胁他人、强行索取、占有或者任意摧毁、占用公私财产、在公共场合制造混乱以及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行为,且其所实施的上述行为导致社会治安遭受严重破坏,则有可能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针对酒后行为,若其行为符合上述法律条款中所列举的任何一种寻衅滋事行为,并对社会秩序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即便该行为发生在饮酒之后,亦应依照寻衅滋事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然而,若行为人在酒后的行为尚未达到对社会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程度,则可能无法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将根据具体的证据材料及案件事实,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动机、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行为是否达到了情节恶劣的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以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若行为人的酒后行为满足寻衅滋事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且证据确凿充分,则有可能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值得强调的是,饮酒并非行为人逃避责任的借口,行为人仍应对自身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若行为人在饮酒之后依然实施了上述行为,同样有可能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1352次阅读 2024-05-30

特邀嘉宾

朱雪梅律师

四川永茂律师事务所

  • 244

    视频

  • 256605

    播放次数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4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