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土地征收精选解答 > 修路占地不给钱还向哪投诉

修路占地不给钱还向哪投诉

时间:2024.02.25 标签: 征地拆迁 土地征收 阅读:1487人
律师解答:
可以去土地管理部门。
律师解析:
可以去土地管理部门。
因修建公路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征收的,如果农村集体成员没有取得土地征收补偿款的,可以到当地土地管理部门投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第四十九条
 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监督。
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第七十九条
 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范围包括:1、城市、县城、建制镇以及税法规定征税的其他地区。2、城市、县城、建制镇的范围应根据行政区划作为划分标准,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各行政区域的管辖......

张叶律师
张叶律师
15116982692
咨询我

城市维护建设税属特定目的税,是国家为加强城市维护建设、扩大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来源而征收的一种附加税。它的计税依据是实际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也就是说,只要是交纳这三......

张叶律师
张叶律师
15116982692
咨询我

城建税的征收方式: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按照规定,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与三税同时缴纳,自然其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也与三税相同。企业应当于月度终了后在进行三税申报的......

张叶律师
张叶律师
15116982692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违法占用耕地不足5亩怎么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国家法律,任何组织或个人非法侵占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在基本农田外侵占耕种地十亩以上,均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此行为严重违法,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对这类案件,根据实际情况,违法者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等刑事责任,同时还将面临罚金的处罚。我们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农用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浏览量:1390 2024-05-22
  • 农村征地1亩价格的确定是否受到法律监管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确实,根据我国法律,征收土地价格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土地类型不同,赔偿金额各异。如基本农田征收,旱田每亩赔偿约5.8万元,水田约9.9万元,菜田则高达15.6万元。这些规定确保了征收补偿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浏览量:1437 2024-05-19
  • 征收商业用地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征地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二是政府专属权力,非他者可为;三是相关单位需配合,不得抵制;四是依法进行,获批准文件;五是给予合理补偿,保障权益;六是征地过程需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这些条件确保征地合法、公正、公平,维护各方利益。

    浏览量:895 2024-05-19
张叶律师

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

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合同事务。

咨询该律师
  • 征地拆迁款付款时间有规定吗

    1682人阅读

    征地拆迁补偿款的支付期限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一般要求自确立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的六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支付。同时,为确保工作推进和权益保障,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与土地受让方约定分期缴纳,但原则上不超过一年。特殊情况下,经审议可延长至两年缴清。

  • 公职人员土地征收买社保是否合法

    1045人阅读

    征地社保业务旨在为被征地村民提供保障,已在企业就业并购买社保的人群可能不符合申请资格。土地补偿费与安置补助费的具体标准由省级及以上政府基于公布的区域性综合地价确定,需考虑土地原始用途、资源条件、产值、区位、供求关系、人口数量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重新发布一次。

  • 征地拆迁停产停业损失是否可以追偿

    1077人阅读

    征地拆迁中,因征收房屋导致的停产停业损失,被征收方有权获得补偿。相关政策法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有明确规定,补偿内容应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费用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因此,被征收方有权追偿停产停业损失。

  • 农村农田归属纠纷怎么处理

    1769人阅读

    处理农村农田归属纠纷,可采取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当事人应首先尝试协商和调解,若无法解决,可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政府也会介入处理,单位间争议由县级以上政府处理,个人或个人与单位间争议由乡级或县级以上政府处理。在纠纷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变土地使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