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济南生育保险报销的标准

济南生育保险报销的标准

时间:2024.02.25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1498人
律师解析:
报销标准:
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了生育保险费的,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女职工生育或者引流产的医疗费,包括产前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实行定额包干,由生育保险基金按以下标准支付:
1.怀孕不满4个月引流产的300元;
2.顺产或怀孕满4个月以上引流产的1600元;
3.阴式手术产的2000元;
4.剖宫产的3800元。
符合条件的男职工配偶按生育医疗费标准的50%享受生育补助金。
生育并发症的医疗费用按规定报销。
其用药范围,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按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
《山东省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第十一条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下列各项:
(一)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
(二)女职工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
(三)职工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发生的医疗费用;
(四)国家规定的与生育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六个月内。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一审行政案件,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

行政诉讼遗漏了必要当事人的,是属于违反诉讼程序的情形,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

行政诉讼可以一并提出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有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行政处罚应公示哪些关键信息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处罚公示遵循事实和法律,强调工商领域内的公开透明。涉及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如非必要,不公开居住地址、通信方式等个人信息)的,应谨慎处理并删除。只有在得到上级部门审批后,特定信息才可公示。

    浏览量:1022 2024-06-21
  • 提起行政处罚诉讼的期限要求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处罚决定六个月内可诉讼,需依法在限期内(非绝对)向法院提交。不动产案件诉讼时效最长可达二十年,超过则不受法律保护;一般案件限五年,期间内诉讼权利受保障。

    浏览量:992 2024-06-21
  • 行政诉讼中的期间如何起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机关未明确告知诉讼权或期限时,起诉期从实际或应知权利期限算起,但最长不超过五年,除非涉及不动产权诉讼,自行为作出之日起二十年后起诉无效。对未知具体行为的人,起诉期从了解或应知行为内容时开始。

    浏览量:1121 2024-06-21
邵如阳律师

江苏联盛(上海)律师事务所

邵如阳律师(18994700001 )合伙人律师, 办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刑事案件 执业前就职于江苏省交通厅高速管理处多年,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逻辑严密、作风稳健 从业以来成功代理多起重大知识产权类侵权案件,银行经济类案件等诉讼案件 上百起刑事案件

咨询该律师
  • 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期限分别是多少

    1184人阅读

    我国现行法规规定,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在知晓后六十天内提出,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行政诉讼方面,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或应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经行政复议的则应在收到复议决定书或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

  • 行政诉讼第三人不出庭的后果是什么

    1288人阅读

    在行政诉讼中,若第三者未亲自出席法庭,后果因情境和法律规定而异。可能影响判决结果,法院可能采纳其证据但未必经过严格审查。若作为被告缺席,法院可能作出缺席判决。法院也可能延期审理以保护其权益。总之,未出席庭审可能影响案件审理和裁决,具体后果因案件和法院裁定而异。

  • 行政诉讼可以风险代理吗

    1334人阅读

    我国《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国家赔偿和群体性诉讼等四类案件不适用风险代理。律师若违规采用风险代理,将受到律协的严厉惩处。委托方有权拒绝支付额外费用,并可要求退还已支付费用。

  • 行政诉讼上诉当事人如何列明

    1621人阅读

    在行政诉讼上诉过程中,上诉方需明确列出所有相关当事人作为上诉主体。若所有当事人均上诉,则共同为上诉人。若部分当事人上诉,未上诉方为被上诉人,其余按原审诉讼地位列明。此规定确保诉讼程序明确、公正,保障各方当事人权益。通过明确列出上诉主体,法庭能更准确地了解案情,作出公正的裁决。这也体现了法律的严谨性和对当事人权益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