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宅基地精选解答 >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年限有何规定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年限有何规定

时间:2024.05.23 标签: 征地拆迁 宅基地 阅读:1018人
律师解析:
农村集体土地品种繁多,共有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及经营性用地三种类型。在这之中,宅基地之上的房产可被合法继承,然而宅基地本身属于集体所有,私人无权擅自传承。
此外,耕地的承包期限为漫长的三十年,而草地的承包期限则介于三十年至五十年间,至于林地的承包期限,则在三十年至七十年之间浮动。对于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限,如需延长,必须经过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批方可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父母赠予的宅基地确权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法律规定。以下是一般步骤和要求:赠与协议: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当签订书面的赠与协议,明确赠与的宅基地位置、面积、权利状况等。赠与协议应......

城镇居民不能购买农村宅基地。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的基本居住保障,其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只有使用权,没有处分权。因此,农村宅基地不能自由买卖,尤其是不能卖给城镇居民......

父母赠予的宅基地确权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法律规定。以下是一般步骤和要求:赠与协议: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当签订书面的赠与协议,明确赠与的宅基地位置、面积、权利状况等。赠与协议应......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村民新建房宅基地面积的审批标准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农村村民遵循一户一宅原则,宅基地审批依据地理位置和特殊条件。城市郊区及乡镇所在地宅基地限166平方米,平原区200平方米。在盐碱地或荒滩建房可放宽至264平方米。人均耕地少于666平方米的家庭,宅基地面积可适当减少。

    浏览量:1428 2024-06-18
  • 村民的宅基地使用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宅基地使用权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分配给内部成员,用于建设住宅,无使用期限限制。房屋作为宅基地的附属建筑物,在法律上受保护。因此,宅基地使用权是一种长期性的法定权利。

    浏览量:979 2024-06-18
  • 村民“一户多宅”问题应如何妥善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合法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有省定上限。确权登记遵循“一户一宅”原则,超占耕地将不被认可并被视为违法占用,需依法处理。

    浏览量:864 2024-06-18
  • 农村土地能够互换吗

    屈泉芳律师

    互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定形式之一,但是,根据法律规定,采取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互换土地应呈报发包方备案不是互换土地合同效力的必要要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呈报发包方备案。

    播放量:1398 2022-06-07
  • 农村老人过世后宅基地如何处理

    1674人阅读

    农村老人去世后,其宅基地使用权可由子女继承,但需与农村住房一同继承,遵循“房地一体”原则。不仅农村户籍子女可继承,城镇户籍子女同样有继承权。需注意,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独立继承。

  • 宅基地侵权有诉讼时效吗

    1893人阅读

    宅基地使用权作为特殊财产权益,不受普通债权诉讼时效限制。侵犯宅基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不受诉讼时效约束。纠纷应先经行政机关处理,不服处理决定可在30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侵犯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宅基地纠纷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可在收到处理决定通知书后30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 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作为公司资产吗

    1036人阅读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农村及城郊土地除国家所有外,其余应归农民集体所有。农村居民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附属设施产权也归农民集体。宅基地不是绝对所有权的财产,而是使用权,所有权归村庄集体,因此法理上不能视为企业法人的合法资产。

  • 自己的宅基地被别人占用怎么办

    1504人阅读

    若宅基地被非法占用,先尝试友好磋商解决。若无法达成共识,可向乡(镇)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申诉,请求官方援助和裁决。对政府处理决定有疑虑或不满,可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