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宅基地精选解答 > 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会怎样

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会怎样

时间:2024.05.13 标签: 征地拆迁 宅基地 阅读:944人
律师解析:
在将住宅改变用途至商业领域时,可能会产生如下后果及潜在威胁:
首先,这将会对个人的产权构成潜在风险;
其次,亦有可能因此而引发与周围居民之间的纷争。
所谓的"住改商",简单来说便是将原本用作居住的房屋改造为商业经营场所,其中包括两种常见情况:
第一种是在拥有宅基地的前提下,将住房改为商业用房;
第二种则是在未取得宅基地所有权的情况下,直接兴建商业用房。
值得注意的是,住宅和商业房地产的产权属性有所差异,产权年限亦存在显著差别。
现阶段,部分城乡接合地区甚至存在着既无房产证又无宅基地证的"住改商"建筑。
若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无需拆除现有建筑并予以合法身份确认的话,一般需办理为期一年的临时场地使用证明,随后进行相关备案以及重新获得合法证件等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
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父母赠予的宅基地确权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法律规定。以下是一般步骤和要求:赠与协议: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当签订书面的赠与协议,明确赠与的宅基地位置、面积、权利状况等。赠与协议应......

城镇居民不能购买农村宅基地。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的基本居住保障,其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只有使用权,没有处分权。因此,农村宅基地不能自由买卖,尤其是不能卖给城镇居民......

父母赠予的宅基地确权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法律规定。以下是一般步骤和要求:赠与协议: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当签订书面的赠与协议,明确赠与的宅基地位置、面积、权利状况等。赠与协议应......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项目未批先建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经批准的建设活动通常面临行政罚款。但农村宅基地违例行为有所不同,即使未预先取得审批,也可在完工后补办手续。宅基地是农户为居住占用的土地资源,城市居民可能较陌生。现多指农村地区宅基地。

    浏览量:830 2024-05-24
  • 村民有改变宅基地用途的权利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我国,土地管理十分严格。宅基地属建设用地,承包地则属非建设用地。如需转变用途,须按规定办理审批。同村居民间可交换承包地以满足经营和管理需求,但擅自变更土地用途属违法行为。我们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保护土地资源。

    浏览量:1127 2024-05-23
  •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年限有何规定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农村集体土地分宅基地、公益公共设施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宅基地上的房屋可继承,但宅基地属集体所有,不可私自传承。耕地承包期三十年,草地三十至五十年,林地三十至七十年,特殊林木林地承包期延长需经国务院林业部门审批。

    浏览量:1018 2024-05-23
  • 农村土地能够互换吗

    屈泉芳律师

    互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定形式之一,但是,根据法律规定,采取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互换土地应呈报发包方备案不是互换土地合同效力的必要要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呈报发包方备案。

    播放量:1398 2022-06-07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宅基地产权纠纷如何处理

    1021人阅读

    宅基地纠纷可通过双方协商、向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求助以及申请行政诉讼解决。根据《土地管理法》,鼓励双方协商,协商无果可求助于政府,对处理结果不满可申请行政诉讼。购房者和业主应依法维权,确保权益不受侵害。

  • 宅基地买卖合同纠纷要怎么处理

    1974人阅读

    房屋产权争端解决途径多样:可协商、仲裁或诉讼。协商应平等互惠、协商一致;仲裁常用于合同纠纷。协商仲裁无果可向法院起诉。多种途径结合,确保争端得到妥善处理。

  • 农村宅基地房屋交易纠纷怎么处理

    1726人阅读

    针对农村宅基地买卖纠纷,建议当事人首先尝试友好协商;若协商无果,可寻求村委会或调解机构协助;最后,若争议仍无法解决,可诉诸法律途径,向当地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借助司法力量解决纷争。

  • 泗水和鸣产权纠纷怎么处理

    1025人阅读

    合同争议可通过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解决。和解通过双方协商达成解决方案;调解借助第三方协助促进谈判;仲裁灵活高效,具法律约束力;诉讼是终极手段,法院全面审查裁定。各方式各具特点,可根据情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