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打电话骂支书构成寻衅滋事罪吗

打电话骂支书构成寻衅滋事罪吗

时间:2024.05.11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457人
律师解析:
对于辱骂他人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犯罪,这取决于具体情况来决定:
1.一般情况下,辱骂他人并不足以被认作是构成寻衅滋事罪
然而,当他人受到的侮辱性质较为恶劣时,便可能被视为寻衅滋事罪行。
而情节严重的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通过侮辱他人方式,对社会环境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2)持有武器进行侮辱他人行为;
(3)针对精神病患者、残疾人士、流浪者、乞丐、老年人、孕妇以及未成年人进行侮辱,从而对社会环境产生了恶劣影响;
(4)导致他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等严重后果;
(5)对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等方面产生了严重影响;
(6)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
关于寻衅滋事罪的量刑标准,通常情况下,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惩罚;
如果纠集多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则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罚金
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1.客体要件:
罪名所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
其中,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以及生活中人们应遵循的共同准则。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无事生非,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只要年满16周岁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够成为本罪的犯罪嫌疑人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即公然藐视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其动机往往是通过寻衅滋事活动,寻求精神刺激,以弥补精神上的空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情节恶劣”:
(一)多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二)持凶器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的;
(三)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五)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
(六)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辱骂他人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是诽谤他人严重行为的,损害他人的名誉,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会受到处三年以......

名誉权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声誉、名誉、人格尊严的权利。它包括了个人的社会形象、信誉度、名声等方面的权利。 荣誉权则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荣誉、声望、地位等方面的权利......

口头侮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如果某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 口头侮辱,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严重损害了......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触犯法律的诽谤罪该怎么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诽谤罪系故意捏造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违法行为,我国刑法明文规定此罪。触犯者将依法惩处,视情节轻重,可能面临拘役、管束或有期徒刑等刑罚,并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法律严明,切勿以身试法,维护社会公正与和谐。

    浏览量:1059 2024-06-05
  • 诽谤罪公诉自诉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诽谤罪在我国法律中分为公诉和自诉两种形式。公诉针对涉及公众利益的案件,由检察机关提起诉讼;自诉则由受害者个人向法院控告。通常诽谤罪以自诉为主,但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公安机关可立案侦查并转为公诉。这一区分旨在平衡个人权益保护与公共利益维护。

    浏览量:816 2024-06-05
  • 刑事案件分工诽谤罪怎么判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诽谤罪是严重侵犯人格权益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且情节严重者,将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处罚。网络散布诽谤言论且情节特别严重者将受更严厉惩处。但仅当诽谤行为严重损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时,才追究刑事责任。一般个人纠纷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浏览量:1303 2024-06-05
  • 群里骂人犯法吗

    1569人阅读

    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不当的言语攻击和谩骂虽多未被视为犯罪,但超出必要限度或造成身心伤害时,需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权、排除妨碍、消除风险、归还非法所得、修复受损财物等必要补救措施。

  • 怎么构成威胁诽谤罪判几年

    1028人阅读

    诽谤罪的量刑标准为:情节严重者,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涉及捏造并传播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声誉和人格尊严。典型情况包括:出版物中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网络恶意诋毁、信息网络辱骂恐吓致社会秩序混乱、编造或传播虚假信息扰乱公众秩序。

  • 诽谤罪会给予精神损失费吗

    1936人阅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故意捏造虚假事实并通过网络等渠道散布诋毁他人声誉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受害者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金额考虑侵权方过失、获利、承担责任能力、受害者精神损害程度及后果、侵权形式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 诽谤罪是公安机关立案吗

    1514人阅读

    在诽谤案件中,若行为达到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应启动刑事立案程序。诽谤罪虽为自诉案件,但涉及严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威胁国家重大利益时,将不予受理。这体现了我国刑法对此类犯罪的严格管理与惩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