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刑事辩护专题 > 贪污受贿辩护专题 > “自助行为”是什么

“自助行为”是什么

“自助行为”是什么
贪污受贿是指企事业单位人员利用职权之便,侵吞挪用公款充当个人资产或者通过损害公共资产来提升个人资产,是为贪污;受贿是指企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利用自身职权,收受他人财物。惩治贪污、受贿犯罪,是我国现阶段反腐败斗争的重点,在刑法分则中将贪污贿赂罪列为专门一章,作为独立的类罪,对于加强国家的廉政建设,突出反腐败的打击重点,有效地遏制职务犯罪,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024-04-19 11:50:09 已帮助2346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自助行为”是什么
自助行为,乃是指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因权利人无法得到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时,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可以在适当范围内暂时性地扣留、限制甚至其他方式处置他人的财产或自由,若此种举措经过法律以及社会公共道德的肯定和认可,便可称之为“自助行为”。
然而,为了防止当事人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滥用现象,从而侵犯到其他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针对自助行为的实施,设立了较为严格的适用标准与要求:
首先,必须确保行为人的合法权益遭受到了现实的侵害;
其次,这种侵害必须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也就是说,客观环境的紧急状况使得行为人无法得到正常的国家机构保护;
再者,行为人在此时实施自助行为是必要的,即不立即采取有效行动将导致其合法权益遭遇无法恢复的损失;
另外,行为人在进行自助时要保证所采取的方式是合理且适度的,以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最后,行为人在实施自助行为之后,应该积极寻求有关国家机关妥善处理此事。
若行为人在实施自助行为时未严格遵循以上准则,那么他们就可能需要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来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条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
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